返回

第八十六回 潼关城外摆雷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八十六回 潼关城外摆雷阵 (第3/3页)

教训,更加谨慎。我们不能再单纯依靠地雷战术,必须想出新的办法。我打算在潼关城外的河流上设置障碍,阻止敌军渡河;同时,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更多的陷阱,让他们防不胜防。” 众将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林澈立刻组织士兵们行动起来。他们砍伐树木,在河流上搭建起了一道道坚固的木栅栏,又在河底埋设了许多尖刺和巨石,让敌军的船只难以通行。同时,士兵们在潼关城外的各个要道上挖掘陷阱,陷阱里布满了尖刺和竹签,上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泥土,让人难以察觉。林澈还安排了一支精锐的侦察部队,密切监视敌军的动向,一旦发现敌军的行动,立刻向他报告。

    不久后,安禄山和吐蕃的联军再次向潼关进发。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行军时格外小心。当他们来到河边时,发现河流被木栅栏和障碍物阻挡,无法顺利渡河。安禄山见状,下令士兵们强行拆除木栅栏。然而,就在士兵们靠近河边时,突然从河中射出无数利箭,原来林澈早已在河边埋伏了弓箭手。敌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一时间,河边惨叫连连。

    安禄山见此情景,气得暴跳如雷。他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士兵,试图强行突破防线。但他们刚一靠近,就触发了河底的陷阱,许多士兵掉进陷阱,被尖刺和竹签刺得遍体鳞伤。安禄山无奈,只好下令军队暂时后撤,重新寻找渡河的方法。

    此时,林澈得知敌军后撤的消息后,立刻下令埋伏在要道上的士兵准备出击。当敌军经过陷阱区域时,只听见一阵 “噼里啪啦” 的声音,许多敌军士兵掉进了陷阱。与此同时,林澈率领着大军从潼关城中杀出,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唐军士气高昂,他们在林澈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林澈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的枪法如蛟龙出海,每一次出手都能刺倒一名敌军士兵。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纷纷受到鼓舞,更加奋力地拼杀。敌军在唐军的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

    安禄山见势不妙,亲自挥舞着大刀,试图挽回败局。他冲向林澈,大喊道:“林澈,今日我定要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林澈冷笑一声,说道:“安禄山,你这叛国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说罢,挺枪迎了上去。两人再次展开激战,战场上刀光剑影,火星四溅。

    在激战中,林澈发现安禄山的刀法虽然依旧凌厉,但他的体力明显不如上次。林澈心中明白,这是因为安禄山上次受伤后,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败安禄山。林澈故意卖了个破绽,引安禄山进攻。安禄山见状,大喜过望,他猛地一刀砍向林澈的脖颈。林澈却不慌不忙,侧身一闪,避开了这致命一击,同时迅速将长枪刺向安禄山的腹部。安禄山躲避不及,被林澈的长枪刺中,鲜血再次喷涌而出。

    安禄山受伤后,再也无力抵抗,他的士兵们见主帅受伤,顿时军心大乱。唐军趁机发动全面进攻,敌军彻底崩溃,纷纷四散逃窜。这场战斗,唐军再次取得了胜利,安禄山和吐蕃的联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地逃离了大唐边境。

    林澈在这场战斗中,再次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成功地保卫了潼关,也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消息传回长安,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唐睿宗李旦对林澈的功绩赞不绝口,他下旨封林澈为郡王,赐良田千亩,金银财宝无数。太平公主得知林澈获胜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她在宫中举办了盛大的宴会,邀请朝中大臣共同庆祝林澈的胜利。

    在宴会上,太平公主看着林澈,眼中满是爱意和敬佩。她举起酒杯,对林澈说道:“林郎,你在边关屡立战功,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杯酒,我敬你,愿你以后的日子里,平安顺遂,我们能一直携手相伴。” 林澈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他深情地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支持和鼓励。若不是你在背后默默为我付出,我也无法取得这些成就。有你在我身边,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就在林澈和太平公主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朝堂上的局势却发生了变化。随着李隆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他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的亲信,试图掌控朝政。而李隆基则心怀大志,渴望真正地掌握皇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林澈夹在两人之间,心中十分为难。他深知两人都是他所看重的人,他不想看到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于是,他多次劝说太平公主,让她不要与李隆基争权,要以大唐的利益为重。太平公主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她也明白林澈的苦心。她逐渐收敛了自己的野心,开始与李隆基合作。在林澈的调解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