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三年一轮回 (第3/3页)
它的可笑之处,「黑船祭」立刻就十恶不赦,人人得而诛之。
而在民间,对张潮的态度也极为分裂——
有政府职员呼吁:“那个中国作家害得政府大楼被媒体包围,根本没法工作……石原都辞职了,赶紧让这场闹剧结束吧!”
有「爱国者」高呼:“张潮的‘勇气是智力产物’是错误的!我国过去在亚洲的贡献不容否定,武力亦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智慧!”
还有支持者发表公开演讲:“张潮对「黑船祭」的揭露是对日本文化的拷问!只要谄媚美国者掌权,弱者就会被抛弃。我们支持他的行动!”
更有许多青少年直言自己成为了张潮的粉丝:“张潮一个人就摧毁了「大人们的谎言」,太酷了!”
……
中国代表团的青年作家们此后的行程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愈发隆重的活动规模,不仅原定要座谈的作家、教授、出版社代表悉数到场,还额外加码了与大江健三郎见面,以及进行电视台专题访谈等行程。
这样的规格不仅年轻人们没见过,就连邹光明,以及参与组织过多次访问活动的铁宁、王蒙等人也没有见过,不得不从国内又飞了个有外事经验的副主席去协助,另外还在当地多聘请了几个翻译。
另一边则是如影随形的抗议队伍,举着大旗、打着横幅,要他们“滚回中国去”,激进者一度冲破了警方拉起的隔离带,差点与代表团成员来个“亲密接触”。
以至有酒店以无法保障安全为由,拒绝了他们的入住,不得不临时更换了安保更严密的五星级酒店。
半路才入队的韩涵、小四到达以后,即使有心理准备,见到这种情形也是懵圈了。
历经了一整天的混乱,大家才初步适应过来。
这时候还是李傻傻悠悠说了一句话,忽然让所有人都明白自己与张潮的差距:
“所以,其实张潮在日本这段时间,差不多每天面对的都是这种压力?”
哪怕在国内被媒体包围惯的韩涵、小四,也感到有些“毛骨悚然”。不过压力同时也是机遇,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东京大学文学院的教授米田一郎笑称:“过往一百年,除了鲁迅先生,在日本就没有比你们更出名的中国作家了。”
角川书店、小学馆、讲谈社更是抓住时机,陆续签下了多位“心仪”的中国作家,其中小四更是引起抬价哄抢——毕竟他的是最适合日本市场的。
……
于华坐在燕师大的办公室里,面前也摆着这几份报纸,还在盘算着怎么早点把张潮薅来燕京,让他给师弟师妹们做个讲座。
这时候办公室的大门被人推开了,进来的却不是学生,而是他的老朋友,同时也是燕师大校友的苏童。
于华诧异道:“你怎么来了?”
苏童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对于华道:“亏你还是张潮的班主任,这么大事不知道?”
于华愈发一头雾水,问道:“什么大事?他现在不是刚回国,还在福海躲清静么?”
苏童道:“燕大中文系准备给张潮一个特聘教授的衔头,让他长期担任写作中心的驻校作家,给学生授课。”
于华“嚯”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难以置信地问道:“老童,你没开玩笑吧?”
苏童道:“我开什么玩笑啊,现在人家已经派人去福海找张潮了,准备面谈。”
于华质疑道:“特聘教授?那也得是博士学历,张潮,张潮只是硕士学历啊!”
苏童无奈,用手指了指于华,问道:“你现在是什么职称?”
于华答道:“教授啊。”
苏童又问道:“那你什么学历?”
于华答道:“这你还不知道,咱们燕师大88年作家班的硕士……卧槽,对啊,张潮也是!”
苏童道:“所以嘛,你都当燕师大的特聘教授,他怎么就不能当燕大的特聘教授了?特聘特聘,特事特办嘛,你觉得燕大那帮人精会找不到空子?”
于华坐不住了,起身道:“跟我走!”
这下轮到苏童莫名其妙了,问道:“什么就跟你走?”
于华道:“去福海啊!妈的,3年前我就是去福海和燕大抢张潮,现在还要去福海和燕大抢张潮。”
苏童笑呵呵地道:“看你还挺不乐意的样子?”
于华理直气壮地道:“这有什么不乐意的。这次我绝对不能再让燕大把张潮分走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