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189章 科举、御史,和汉律 (第2/3页)
保护了第一届科举必然是大量的府兵可以升为官吏,又是给这些士族一个甜枣,告诉他们朝廷并不会抛弃他们。
等到后续府兵的数量规模逐渐涨上去,等到其学问越来越深厚,就可以放开遏制士族的大手,让所有人全都公平竞争。
但眼下第一届……对不起,终究还是偏向府兵,要让府兵去填补关中大量基层官吏的缺口。
韦端也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所以也不再纠结这第一次的科举只能由府兵和少量士人参与,反正后面的机会迟早都会有的。
并且……
京兆韦氏恰恰就是之前向朝廷释放善意,将族中子弟派遣到府兵中间教导其读书的世家之一。
反正京兆韦氏族中有大量可以参加科举的士子,所以他才担心在这件事上不能够得利。
至于其他世家?
死道友不死贫道!
之前早干嘛去了?现在哭哭啼啼的有意思吗?
见韦端没有异议,董卓又开始言及第二条政令——
“科举固然能从源头上筛查官吏,但终究还是需要朝廷时刻予其监督,防止其违背初心。”
“故臣请命,在御史台设置台狱,专事官员案件!”
这一条说出,宣室殿中官员的脸色又是难看了几分。
御史,本就是执掌监察的官员。
但御史从古至今,向来只有风闻奏事的权力,而没有司法权。
可董卓要在御史台中设置台狱,这无疑是将御史的权力大大增加!甚至一跃成为了能够和尚书台并肩的恐怖机构!
以往大家被御史弹劾,也仅仅是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但倘若御史有了执法的权力……
不少人都是浑身哆嗦,明显能感觉到“官不聊生”。
韦端再次不得已站了出来,硬着头皮直面董卓:“太师,御史台本就有监察百官的权力,若是再设台狱……是不是权柄有些过重了?”
重吗?
董卓看向笏板,却发现贾诩并没有这个问题的批注……
董卓将笏板放下,想要以自己的威势吓唬韦端,让韦端知难而退。
“咳咳!”
还是刘协发现了董卓的不对,赶紧咳嗽了两声,示意董卓看向自己。
刘协对着董卓不断摇头,示意董卓一定要在这方面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个人的声望权威确实好用。
董卓之前更是凭借其一招鲜,吃遍天。
但眼下是要改革,要重生!
董卓若还是以个人威望强压,难免会从根子这里出现差错,使人不服。
董卓收到刘协的信号,有些可怜巴巴的眨眨眼睛。
朝堂之事,怎么这么麻烦?
就不能和在军队中一样,不服者杀吗?
但看天子此刻颇为强硬,董卓也只能自己绞尽脑汁寻觅答案——
“太常此言差矣。”
董卓正色:“御史虽有权监察百官,但如今又有哪名官吏真正将御史放在眼中?”
“如今之所以有不少官僚胡作非为,正是因为其没有畏惧之心!”
“只有在御史台设置台狱,令那些官僚恐惧,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