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189章 科举、御史,和汉律 (第3/3页)
此方才能真正震慑官僚!”
韦端摇头。
“下官的困惑并非在御史台设置台狱有没有效果,而是说本就有监察百官之职的御史再有了台狱作为依仗,会不会权柄太重!”
若是真的按照董卓所言,让御史又有监督权,又有执法权,那不是既当裁判又当选手吗?
想想有一天。
你在家里吃着火锅唱着歌。
突然有一群御史闯了进来,手里又是你的罪证又是你的逮捕令,直接就将你下狱……那样的场景未免实在太过恐怖!
听到韦端的抗议,不单单是董卓,就连刘协也察觉到了问题的不对劲。
确实如韦端所言,御史台的权力未免也有些过于庞大,这无疑是在给后世子孙埋雷。
就在刘协思虑的时候,没有了笏板的贾诩拱手而出,似乎是想要弥补自己的错误。
“陛下,韦太常所言,其实并无大碍。”
“只要设立程序,要御史台在缉拿罪犯时,必须经由天子恩准,就不必担心御史台权柄过重。”
御史台既然要膨胀起来,那就给它栓上一条链子。
而这链子的主人,当然只能是天子。
刘协眼前一亮。
如此,确实是既防止了御史台权柄过重,又变相的加强了皇权对于官员的威慑。
“善。”
一直不说话的刘协突然开口,这也让韦端再次不得不退了回去。
毫无疑问,天子的权柄会随着御史台的设立愈发恐怖,但这也是无法阻止的事情。
韦端等人脸上的灰暗自然落到了刘协眼中。
这让刘协有些好笑。
这才哪到哪啊?
给予御史台执法权,其实已经相当仁慈了。
若是让这些大汉的官僚知道后世有一种东西叫做“锦衣卫”,还有一种东西叫做“东厂”,那这些人还不一个个哭死过去?
而董卓见第二条政令的困境已解,终于开始陈述最后一条政令——
“无论是之后的当街行凶还是宗族械斗,其实都有一个源头。”
董卓圆滚滚的腰腹微微收缩,让自己的身子慢慢躬起——
“一切源头,无非是臣的宗族在临洮为非作歹,引得皇甫郦这等狼子野心之徒寻觅到了机会,引起了这场风波。”
“故此,臣请求陛下治臣之罪!”
满堂皆惊!
这是董卓能说出的话吗?
董卓竟然会向天子请罪?
他图什么?
唯有一些聪明人心里“咯噔”一声。
这场朝会,一开始便是以天子治罪贾诩起了基调,杜绝了再有人拿小事扯皮,直接将战火燃到了九卿这一层次。
而如今,董卓这个太师竟然亲自出面,毫无疑问意味着已经将所有人的退路堵死,让所有人都在这一刻没有了回头的余地!
果然!
就在董卓请罪之后,上方的天子悠悠叹息——
“岂能因千里之外的宗族祸及自身?那这世间岂不是没有无罪之人了?”
“终归到底,这还是大汉律法不完善而导致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