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你这狗皇帝 (第3/3页)
十九岁早早离开,帮助莫子布坐镇丹那沙林的黄真,也只活了五十多岁,在六年前去世。
自家的侄子们,当个一省大员还能行,管着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洋使司总理大臣他们干不了。
总不能让老四万象郡王莫洲柘去干吧,这小子以后可是要到汉川就藩的,让他当南洋使司总理大臣,恐怕会有隐患。
“次辅,你可有什么人选好推荐的?”莫子布想了想,倒是有一个人选,但是他不太好自己来提。
‘狗皇帝,我曰你仙人板板!’
张问陶看见皇帝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背后一阵冷汗狂冒,心里已经在用家乡话破口大骂了。
皇帝这些天,明里暗里的旁敲侧击,这会又把话头往这方面引,要用谁,已经昭然若揭了。
那就是曾经当过内朝枢密大臣,也当过外朝首辅大学士,莫氏家仆出身的广信郡公林通。
此人文武双全,长袖善舞,深得皇帝信任,别说当个南洋使司总理大臣,就是继续回来当丞相,也是绰绰有余。
可是,当年林通是怎么下去,怎么被罢黜的?
那是全体文官害怕皇帝内外朝一把抓,害怕大虞朝也出现一位让官员带着镣铐上班,早上离开家,不知道晚上还有没有命回来的洪武大帝,所以一起出力,各种使绊子把林通给坑走的。
是以,当林通被罢黜后,基本上政治生命就完全到头了。
现在谁敢让这样的人起复啊,万一他回来要报复呢,以他能力和皇帝的关系,当初下了黑手的有几个不肝颤的。
所以,哪怕是皇帝想用林通,也不敢直接说,必须要找个人背黑锅。
张问陶脸上看着平静,心里都要哭了,这个黑锅,可就太不一般了,这是得罪全天下大部分文官的超级大黑锅啊!
可是,张问陶又不敢直接拒绝,皇帝在楼上把梯子都递过来了,你死活都不往上爬,那皇帝心里能乐意吗?
一时间,被两面包夹芝士的张问陶化身单线条哈基米,在巨大的危机中,来了一出脑子直接宕机。
他也不看皇帝,而是愣愣的拿着陈联的奏折,眼珠子仿佛被粘在了奏折上。
人一动不动,眼珠子也丝毫不眨。
莫子布一看张问陶这样,也知道不给出一点承诺,哪怕有再大的好处,张问陶也不会来背这个黑锅的。
至于他什么要用林通,道理也很简单。
八年前林通被罢黜,一是因为要安抚文官系统的这些人,向他们让步,以换取经济改革和共和议会制度的推行。
二是当年他诸子年幼,郑锦水还娶了林通的妹妹,这两人都手握大权,依附他们的人多不胜数,相当于在大明朝,李文忠或者沐英娶了李善长的女儿。
这还得了,哪怕莫子布再是信任这两人,他俩都必须要走一个。
而到了现在,莫子布的儿子们长大了,能到处掌握权力给他分担压力了,长子阿森的地位也非常稳固。
同时,丞相罗芳柏乞骸骨之后,新任丞相是福州人林乔荫,郑锦水去当了东洋使司总理大臣,远离了朝廷。
那么年纪比他还小一岁,一直没事干都快憋出病来的林通,就是南洋使司总理大臣的最好人选。
更重要的是,林通是皇室家仆出身,而南洋基本算是莫子布的自留地。
让别的朝廷官员来干,做的事很多都不会如莫子布的意,也不会太照顾莫子布的利益,好多利在千秋的布局,他们不会去配合。
只有林通,让他来干,才能达到既保证莫子布的利益,又兼顾朝廷治理。
这样让林通干个五六年,把南洋打理顺畅了,就可以完全把南洋使司纳入朝廷正规管理之中了。
“广信郡公南洋出生,素知南洋内外情况,他本不想出山,是朕非要让他来为国分忧的。”
莫子布淡淡的说道:“且他的身体也不算好,最多能干五年,恐怕就得跟长乐侯罗相公一样乞骸骨了。”
听到皇帝这么说,张问陶好似突然就掉线重连了一样,如果是只干五年南洋使司总理大臣,那就好说了。
比起皇帝能在各方面给的好处,这个黑锅背一背也没啥问题。
至于皇帝说话不算话,那这就是他的劫难,躲都躲不过去的那种。
“陛下可曾忘了一人,他可是出任南洋使司总理大臣的最好人选。”
“哦,是何人,张爱卿说来听听。”
“臣举荐广信郡公林通,此人生于南洋,长于南洋,一定能胜任南洋使司总理大臣之职,把朝廷的新政策在南洋推行下去。”
嗯,张问陶一本正经的说道,就好像他完全没听见刚刚皇帝已经指名道姓提到林通一样,甚至他的理由,都是现从皇帝那里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