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4章 俶傥英略贺若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564章 俶傥英略贺若弼 (第2/3页)

镇守江北要地广陵,还将攻打陈国的重担交与了贺若弼。

    贺若弼受到重用之后提笔写下一首诗,寥寥几句便展现出了少年将军的雄心壮志,大有保家卫国问鼎江南的傲骨。

    隋朝之所以能够覆灭陈朝,打破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南北割据局面,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大一统,主要的功劳还在高颎、杨素等谋臣与贺若弼这样的武将身上。

    高颎定下了兵分八路、自上而下围攻陈朝的策略,身为行军总管的贺若弼则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在长江北岸集合,准备下行攻陈。

    在出发前贺若弼深刻分析了他与陈超的实力差距,制定了一套暗度陈仓的计谋。

    他将老马卖掉,购置了大量的战船,还特意买了几十艘破破烂烂的旧船。

    然后将新的战船藏起来,破破烂烂的旧船停得到处都是。

    陈超本来就认为隋朝人不擅长水战,现在又看贺若弼只有几艘破破烂烂的旧船,就以为隋朝不光不会打仗,还连船都没有,不由得就放松了警惕。

    就在陈朝开心地欢度新年的时候,贺若弼率军闪电袭击,打了陈朝一个措手不及。

    掉以轻心的陈朝士兵根本没有摸清贺若弼的实力,现在见他不仅有几百艘崭新的战船,战士们还各个精壮雄伟,于是都吓得落荒而逃。

    就这样,贺若弼仅用了五天就攻占了徐州,拿下了当地刺史。

    但是贺若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深知马背上可得天下,却不能治天下的道理。

    所以他在攻占陈朝城池之后,没有选择武力镇压。而是优待俘虏,礼遇百姓。

    他要求将士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有违反者斩立决。

    正是因为贺若弼这样的温柔政策,陈朝百姓后来才会快速地融入到隋朝统治之中去。

    可以说贺若弼在平陈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贺若弼攻破陈朝之后,隋文帝开心极了。

    接待贺若弼时不仅赐御座,奉为上宾,封他为上柱国、宋国公、右武侯大将军,还将陈后主的妹妹赐给他做小妾。

    “贺若弼愤恨自己没有先期抓获陈叔宝,功劳在韩擒虎之后,就与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挺剑而出。”

    “隋文帝听闻其立功,很是高兴,下诏褒奖,晋王杨广却认为贺若弼先期决战,违反军命,于是把他交给了执行军法的官员。”

    “隋文帝杨坚召见贺若弼,很是赞赏,赐给御坐,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给予许多赏赐,又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做妾。”

    “拜右领军大将军,不久转右武候大将军。”

    “灭陈以后,地位更加显贵,他的兄长贺若隆做武都郡公,弟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

    “家有珍玩不可胜数,婢妾都身穿绫罗绸缎,生活奢侈。”

    “从此,骄傲自满,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

    “既而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心里很是不平衡,还将不满的情绪显露出来,因而于公元592年遭致罢官。”

    “怨气愈甚,又过了几年,隋文帝将其下狱。”

    “公卿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奏请处以死刑。”

    “隋文帝犹豫数日,考虑到他的功劳,于是免他一死,除名为民。”

    “几年之后,贺若弼恢复了爵位,但隋文帝忌其为人,所以不再被任用。”

    “然而每次宴请赏赐,都给他很高的待遇。”

    “公元604年,杨广即位为帝,贺若弼就更加被疏远了。”

    “公元607年七月,随杨广北巡至榆林。”

    “杨广命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

    “他认为这太过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

    “杨广认为他这是诽谤朝政,于二十九日将他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时年六十四岁。”

    辛弃疾:贺若弼平陈战争之后,贺若弼受到了隋文帝的赏识。

    隋文帝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