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第2/3页)
自己的失败。
郭嘉、诸葛亮等人都是一愣,显然没料到郑玄竟然这般干脆,心中吃惊之余也不由得肃然起敬。
随后郭嘉、诸葛亮、庞统和徐庶纷纷起身,整理衣衫,庄而重之地对郑玄回礼致意。
这份心胸气度,值得他们尊敬。
台下,诸位世家家主们看着台上的这一幕,一时都有些难以置信。
崔琰更是神色呆滞,他根本难以想象,自家老师居然会主动认输!
“哼!这就是你说的必赢?”
窦辅看向崔琰,冷笑着说道,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讽。
随后他转身拂袖离去。
其他各个世家家主们的脸色也都不太好看,没有继续逗留,纷纷离开。
……
这场渭水之辩、新旧之争,最终以新学胜利而告终,而它带来的影响将注定是深远的。
尤其是身为儒学宗师的郑玄公然承认了新学的优越性,主动认输,这更加提高了新学的含金量。
而双方在这场辩论上的发言也都被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不久后将由国子监大量刊印,向天下各地传阅。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什么是新学,以及国子监未来的发展与走向。
而随着这场辩论的结束,诸葛亮与庞统二人也随之名声大噪。
尤其是诸葛亮,他于辩论会上舌战群儒,并将王朗骂得吐血,表现简直亮眼至极。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他那番发言,堪称煌煌大气,让新学在政治角度上一举扭转劣势,得以立足。
有他这番话在,以后没人能拿新学“违背祖宗成法”说事,也没人能说新学在政治上不正确。
可别小看了政治正确的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政治正确,那么即便国子监赢下辩论,想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所以说诸葛亮才是这场辩论的最大功臣。
未央宫,宣室。
刘协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辩论会发言记录,当他看见诸葛亮说的那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时候,不由得哑然失笑。
“孔明,你怎么将朕的话也偷去了?”
“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般离经叛道之言,你也不怕遭到天下人的攻讦。”
刘协对诸葛亮笑道。
他此前曾与诸葛亮讨论过变法改革,这句话也正是他说出来的,却没想到被诸葛亮拿去用了。
当然倒不是说他介意,这话本来也是他剽窃王安石的,只不过这番话在封建时代来说很具有冲击力。
王安石和张居正变法的不同就在于,王安石选择直接硬刚祖宗成法,变革维新;张居正则是扣文嚼字,坚持政治正确,为自己披上遵循祖宗成法的外衣。
这也是为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而张居正却能成功,因为违背祖宗成法就是封建时代最大的罪名之一,违背者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陛下恕罪。”
诸葛亮一脸歉然之色,说道:“臣只是认为陛下这句话极有道理,所以才引用。”
“至于会不会遭人攻讦……臣一心为公,问心无愧,又何惧他人之言?”
听到诸葛亮这番坦荡之言,刘协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啊,万不可只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
诸葛亮面色一肃,说道:“臣谨记。”
刘协点点头,也没再多言。
虽然诸葛亮引用了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但总体来说发言还是很完美的,让人找不到多少攻讦的点。
再说了,有他这个天子庇护,即便有人想攻讦诸葛亮,那也得掂量一二。
刘协放下手中的记录册,转而看向郭嘉等人,称赞道:“你们这次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赢得相当精彩。”
“这次的胜利意义非凡,为朕以后改革察举制铺平了道路,实乃大功一件。”
“你们说,朕该如何赏你们?”
郭嘉一脸惭愧,说道:“臣首辩失利,陛下不降罪已是万幸,实不敢称功。”
他第一场和郑玄辩论就落了下风,还是靠庞统救场才扭转局势,后面也基本都是靠庞统和诸葛亮的发言取胜。
徐庶也苦笑道:“臣全程一言未发,更是毫无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