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诸葛亮骂王朗!祖宗不足法! (第3/3页)
“先帝们兢兢业业,以儒术教化万民,才有了大汉往昔的太平盛世。如今汝等却妄图颠覆传统,另起炉灶,分明是心怀不轨!”
诸葛亮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不屑:“王景严,看来你真是执迷不悟!”
“往昔太平盛世,却因后来者的因循守旧、腐朽昏庸,致使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若这儒术在他们手中已沦为粉饰太平、巩固私利的工具,那这般墨守成规的“传统”,此时不破又待何时?”
王朗瞪大了眼睛,气得浑身发抖,手指颤抖着指向诸葛亮:“诸葛孔明!你……你竟敢如此诋毁先帝遗泽,你对得起大汉的列祖列宗吗?!”
诸葛亮神情冷峻,目光如刀:“亮自比管仲、乐毅,一心只为让大汉兴旺,所做之事无不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黎明百姓的福祉!”
“正所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变法革新乃是必行之事!似汝这般墨守成规、迂腐不堪之人,与食尸鬼又有何异?还敢在此大谈百姓、天下、先帝,汝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你、你……”
王朗嘴唇哆嗦,半晌说不出话来,胸口剧烈起伏:“你一派胡言!”
诸葛亮步步紧逼,言辞愈发犀利:“当今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稳富足的生活!亮推行新政,革新图变,是为顺应民心,是为践行一个臣子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
“而你,王景严,却躲在陈旧的教条之后,用空洞的道德指责妄图阻挡我大汉前进的步伐,究竟是谁在阻碍大汉的兴旺,又是谁在与天下百姓为敌?!”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双眼圆睁,面色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你……你……噗啊——!!”
只见一口鲜血从王朗的嘴中喷出。
他踉跄几步,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这一幕让全场都为之震惊!
王朗……竟被诸葛亮说得吐血?
“景严兄!”
华歆、邴原神色大变,连忙上前去搀扶王朗,却发现他的气息微弱、眼神涣散,已然说不出话来。
郭嘉、庞统、徐庶以及台下的吕布、司马懿等人也都一脸震惊之色。
纷纷用惊骇的目光看向神色冷峻的诸葛亮。
平日里诸葛亮性情温和,甚少与人相争,谁知今日一出手就这般惊世骇俗!
诸葛亮此时却并未停下,目光从郑玄、华歆等人身上扫过,最终看向台下在场的众人。
“今日,亮不单是与诸位大儒辩,更是要与这腐朽的守旧观念一争高下!”
“儒学的精髓,在于仁、义、礼、智、信,在于以民为本,在于让天下苍生皆能过上安稳日子!”
“可如今,竟有人将其歪曲成束缚革新、维护私利的工具,这才是对先圣的大不敬!”
这时台下有一名士子忍不住站了出来,拱手说道:“话虽如此,但诸葛中书又怎知新学便一定是对的?”
“儒学虽有弊端,却也维系多年,怎能轻易摒弃?若新学反倒不如旧学,又当如何?”
诸葛亮神色一凛,回应道:“若因惧怕变数,便固步自封,那我大汉永无复兴之日!”
“当年商君变法,秦国上下起初也诸多不适,可最终如何?秦国国力大增,为一统天下奠定根基!”
“变革虽会有阵痛,但只要方向正确、坚持到底,则必能迎来曙光!”
“变则生,不变则死!”
话音落下,又有人不服气地反驳:“诸葛中书所言变革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新学更是毫无可取之处!”
此时此刻,这场辩论已经不再局限于台上,而是与在场的所有儒学的支持者辩论了。
辩论也从新旧之争蔓延到变法革新上。
诸葛亮毫不迟疑道:“新学的根本在于律法、工冶、数算、政治四大类。”
“说是新学,实则为法家、墨家、儒家之结合,各取其优而摒除劣势。”
“以儒学之仁义礼法为魂,以法家之制度为骨,以墨家之技术为血肉,这——”
“就是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