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1章 诸葛亮骂王朗!祖宗不足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511章 诸葛亮骂王朗!祖宗不足法! (第2/3页)

人之言妙,但这些能当饭吃吗?能当兵器用吗?能抵挡敌人吗?

    而这,也正是儒学最致命的问题。

    “当初天下大乱、汉室衰微,儒学却仍让世人困于繁文缛节,那些腐儒皓首穷经只为了寻章摘句,于乱世中毫无用处。”

    “最终还是靠陛下英明神武、诸将勇猛杀敌、群臣谋略频出,方才击败各路强敌,平定天下。”

    “因此想要令我大汉富强,儒法只能为辅,唯有大力发展新学,改良兵器、兴修水利、革新农耕、增强国力、才能令万邦来朝!”

    庞统面容虽丑,但在说出这番话时却是慷慨激昂,格外振奋人心。

    “说得好!”

    台下的吕布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重重一拍桌子,大声叫好道。

    他没想到这小子看起来丑,说话却这般中听,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陈宫瞪了吕布一眼,但也没说什么。

    因为他心里也很认同庞统的话。

    庞统这番破局,堪称精妙,难怪能被天子选中参加这次辩论。

    连吕布这个大老粗都被说动了,更遑论台下的其他士子了,不少支持儒法的士子们在听完庞统的辩论后,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华歆脸色相当难看,他很想上去反驳庞统,但却又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点。

    王朗见华歆不动,而郑玄孤立无援,于是主动起身道:“你这竖子当真是巧舌如簧,竟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儒学传承千载,是我华夏文明之根,礼义廉耻皆出自此。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周游传道,方使我华夏有别于蛮夷!”

    “如今你却大放厥词,称圣人教诲无用,如此置先圣于何地?又置历代先帝于何地?”

    “三纲五常,忠孝礼义皆从儒法而来,我大汉以孝治国,依你之言难道这都是错的?”

    “你好大的胆子!”

    王朗的这番话着实是在胡搅蛮缠,强行扯开话题,并且给庞统扣上了一顶大帽子。

    大汉以孝治国,你反对儒法就是反对先帝定下的这一理念,你什么意思?

    你敢说先帝是错的?

    庞统闻言皱了皱眉,脸色也沉了下来,王朗的手段太过无耻,他一时也不好反驳。

    但这时候诸葛亮却忽然起身。

    只见他目光如炬,直视王朗:“王公休要在此混淆视听、肆意曲解!”

    “士元何时说过圣人教诲无用?亮敬重周公、孔子等先圣,亦深知儒学对华夏之重要。但今时今日,你却断章取义,妄图以言辞枷锁束缚革新之路!”

    “周公制礼作乐,那是顺应彼时之世情;孔子周游传道,为的也是拯救乱世。”

    “可如今时代变迁,局势迥异,难道不该从圣人思想中汲取精髓,灵活应变,而非拘泥于教条吗?”

    “至于你提及三纲五常、忠孝礼义,我等倡导新学,并非摒弃这些道德准则,反而是在力求以公正严明之法,让百姓真正能践行礼义,保障忠孝得以存续!”

    “同时也是为了令大汉得以富强!”

    “再说我大汉以孝治国,这无可厚非。但先帝们若泉下有知,见百姓深陷战乱、国家风雨飘摇,难道会希望后人不顾现实,一味守着旧制,而对百姓疾苦视若无睹?”

    “先帝之志,是让大汉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我等所做一切皆是为达成此目标,怎就成了反对先帝?”

    诸葛亮言辞激烈,一席话更是振聋发聩,将王朗扣郭来的大帽子尽数反弹了回去。

    但这还不算完,只见他目光凌厉地盯着王朗,拔高声音道:

    “王景严!亏汝饱读诗书,却在此刻罔顾事实、强词夺理,为守旧制而不顾苍生,汝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我等一心只为兴旺大汉,问心无愧!倒是汝,满口仁义道德,却行阻碍革新、误国误民之事!汝又有何颜面在此高谈阔论!

    王朗脸色涨红,额上青筋暴起,显然有些招架不住诸葛亮这么激烈的攻势。

    但他依然强行撑着没有退缩,咬牙反驳道:“哼!汝这不过是为自己离经叛道之举找的托词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