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第2/3页)
全部成为官学,并形成了一些共同结论,基本建立了经学十四博士,为建立统一的经学打好了基础。
后来章帝的白虎观会议,也是效仿的石渠阁会议,进一步消除了经学内部的分歧。
如今的情况虽然与宣帝、章帝时期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是差不多的。
即究竟是以儒学取士,还是以新学取士。
“陛下,若是此番辩论能够成功,那等于是为日后让科举制取代察举制铺平了道路!”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郭嘉越想越觉得激动,在他原本的设想里,这场辩论应该要等很多年后才会到来。
因为国子监仅仅是科举制改革的前奏和试探而已。
但他没想到国子监刚开办就引发了士族群体如此激烈的反弹,更是令郑玄出山,这样的话那辩论就不得不提前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刘协想了想,觉得郭嘉的这个提议十分可行,若是能将郑玄驳倒,那谁还能对国子监有异议?
这对日后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也有很大的帮助。
“可郑玄乃是儒学宗师,想要将他驳倒可不是易事啊,谁能胜任这一职责?”
贾诩说道,他可不擅长辩经。
郭嘉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这辩论会议中自当有我一席!我将代表国子监与郑玄辩论!”
“你行不行啊。”
贾诩听完后第一时间面露怀疑之色,虽然郭嘉才智出众,但对方到底是郑玄。
郭嘉能够辩赢郑玄?
郭嘉却说道:“事在人为,我既为国子监祭酒,怎能在这种关头退缩?”
“即便无法辩赢郑玄,我也不能保持沉默!”
“况且我也并不是孤身一人,朝野上下虽然反对国子监者众多,但赞同开办国子监的人也同样不少。”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次辩输了大不了以后找机会再辩,但要是退缩了,以后可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看来奉孝也是豁出去了。”
刘协闻言不禁笑道,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也不必担忧,朕会给你找到合适帮手的。”
提到辩论,自然就不能少了某人。
刘协将目光投向了御花园里的正在与其他臣子一同围观熊猫的诸葛亮,微微一笑。
……
半个时辰后,温室。
诸葛亮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陛下,不知您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他在御花园看完那貔貅后就回到宣室继续处理政务,接着便受到天子传召,第一时间就过来了。
只是不知天子找他有何事。
刘协和颜悦色地道:“孔明啊,最近工作辛不辛苦?累不累啊?”
听到天子关切,诸葛亮心中一暖,拱手道:“多谢陛下体恤,近来政务虽然有些繁重,但臣尚能处理。”
“况且内阁还有诸位大学士一同分担,臣谈不上有多么辛苦。”
刘协点头道:“那就好,你还是得多注意注意身体,有什么事情多多交给仲达去做。”
诸葛亮闻言一愣,心中有些不解。
交给司马懿去做,天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工作可是颇为努力。
天子莫非是在暗指他懈怠?
想到此处,诸葛亮当即向刘协下拜道:“臣定当加倍努力,绝不负陛下所望!”
“?”
刘协头顶缓缓浮现出一个问号。
心里十分懵逼。
他只是让诸葛亮好好注意身体,怎么落到诸葛亮耳里就成督促了?
“孔明你想多了,朕不是这个意思……罢了,还是谈正事吧。”
刘协本来想解释解释,但又觉得会越描越黑,于是就结束了闲聊,直接谈起找诸葛亮来的目的。
“别跪着了,先坐。”
刘协指了指不远处的坐席,等诸葛亮坐下后,方才道:“最近朝野上下对于国子监的议论,孔明可知?”
诸葛亮微微点头,说道:“臣有所耳闻,士子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