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公园取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十章 公园取经 (第2/3页)

卢森堡这些西欧国家,虽然工业不可小觑,但他们始终只能是小国。”

    “而我们苏联却是一个国土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各种资源都比较富裕的国家。”

    “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好国土,人口,资源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工业计划,苏联的工业必然能够取得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终有一天,苏联能够成为东非和美国这样的工业大国。”

    20世纪初的西欧就像前世21世纪的东亚地区一样,各国工业十分夸张,这个时代,随便一个西欧国家的工业实力都不容小觑,就比如比利时年钢铁产量在三百万吨以上,甚至卢森堡这个弹丸之地也能达到两百万吨水平,其他诸如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更不用多说。

    整体而言,欧洲尤其是西欧,在20世纪初依旧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区域,但是西欧各国毕竟不是一个整体,这使得在全球竞争中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西欧地区的发展速度变慢了,而是其他地区发展的更快。

    沙波瓦洛夫就野心勃勃的说道:“等到我国发展重心转移到工业上来,苏联必然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毕竟我们的制度比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更加具备优越性,我相信苏联的未来是极其光明的。”

    沙波瓦洛夫的话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于是苏联考察团再次出发,毕竟他们来东非不是旅游的,而是学习东非发展的经验,为接下来苏联的工业发展计划提供数据和参考。

    早在1925年,苏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苏联就明确了本国工业化发展的方针,也就是将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

    而如何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其中关键点就在于构建属于苏联自己的工业发展模式。

    而这个发展模式的特征,就在于计划性,毕竟资本主义经济重视自由市场,那苏联就必然要在经济层面反其道而行之。

    而且苏联领导人约瑟夫,除了建立苏联本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来实现苏联的工业化,毕竟苏联的外部环境实在堪忧。

    这种情况下,计划性的发展工业,毫无疑问可以最快的提升苏联的工业能力,尤其是举全国之力发展自成体系且独立的国防工业,从而保障苏联这个新生政权的安全。

    事实上,当初东非也经历过这一阶段,那时东非还仅仅是非洲东部一隅的殖民地。

    出于对即将到来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热潮的担忧,彼时的东非,想尽办法发展自己的军队和军工业。

    当然,和苏联不同的地方在于,彼时东非还要兼顾移民和殖民地开发工作,但是当时东非的外部环境比现在苏联要好的多,毕竟要等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欧美国家才开始真正重视非洲的殖民扩张。

    也就是说东非前期有十几年的稳定发育期,而苏联从成立之初,就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制裁。

    总的来说,东非和苏联早期发展,各有各的困难,但是整体情况都不容乐观,充满了对外部局势的忧虑,所以都将国防工业作为发展之初的重点。

    ……

    达累斯萨拉姆市城北人民公园。

    “老先生,您在公园里遛弯呢!”别罗哥里耶面带微笑的和一个东非老人搭着话。

    “是啊,小伙子,有什么事?”

    别罗哥里耶说道:“我叫塔普拉斯,是个希腊人,同时是一个社会观察家。”

    虽然不知道这个所谓社会观察家是什么职业,但是东非老大爷还是感觉不明觉厉。

    他说道:“哦,原来是社会观察家,听起来挺厉害的,你说你来自希腊,那到我们东非来不会是观察我们东非的吧?”

    别罗哥里耶说道:“你还真厉害,一下就猜到了我这次来东非的目的,不错,我就是来对东非社会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者,同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