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公园取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九十章 公园取经 (第1/3页)

    苏联考察团的一行人对沙波瓦洛夫的看法都深感认同,对于苏联而言,交通领域的建设确实刻不容缓。

    “沙波瓦洛夫同志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根据约瑟夫同志的指示,如今我国应该将国防工业放在发展的首位。”工业部的特罗伊察说道。

    “苏联周围群狼环伺,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的围追堵截一直都没有放松过,一旦我们出现颓势,毫无疑问,它们就会扑上来狠狠的撕咬伟大祖国。”

    “而交通建设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且投资巨大,尤其是在我们苏联这种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更加复杂的地方,花费只会比东非更高。”

    “所以,在解决外部危机以前,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都应该给国防工业让位。”

    特罗伊察的说法更符合如今苏联高层对局势的判断,1926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甚至不到德国的一半,和美国,东非这两个工业大国相比,差的差的更多。

    虽然沙俄也给苏联留下了不少家底,但这些工业基本上不能满足苏联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就比如煤炭,纺织,钢铁,机械等等传统工业领域,技术落后,产量少,而且工业品质量也比较低下。

    在20世纪初的新兴工业领域,苏联更是可以说几乎一片空白,比如电力,化工,汽车,飞机制造等。

    反映在农业领域,苏联农业严重依赖人力和畜力,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耕地,依旧按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

    这是苏联本身工业的发展情况,显然此时的苏联工业能力以及生产力水平,完全无法给予这个新生国家安全感。

    特罗伊察说道:“1925年,我国的钢铁产量仅有不到到四百万吨水平,甚至还不如帝俄钢铁产业最巅峰的时期。”

    “在主要世界大国里,我国的钢铁产量居然还排在奥匈帝国的后面,甚至比利时这个小国都能紧咬不放。”

    在一战和内战期间,苏联(俄国)的工业受到了重创,最低时全国工业甚至不足一战前的百分之二十。

    这些年苏联一直都在舔舐伤口,但是整体工业依旧没有完全恢复,就拿钢铁行业来说,很多钢铁厂在内战期间,被国内反动势力破坏。

    而即便苏联国内局势稳定后,苏联政府也不可能将这些钢铁厂迅速恢复,因为帝俄时代很多企业的技术来源于国外,而苏联从诞生之初,就一直面临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自然不可能轻易获取到所需的技术。

    更别提苏联建立之初,国库十分空虚,大量资本外逃,沙俄富人、贵族卷款流亡海外,白匪和东非等势力的掠夺。

    而在被封锁的情况下,苏联想要获得技术,材料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即便在一些领域开放,苏联也买不起。

    至于苏联本土的人才,同样受到重创,帝俄时代俄国教育几乎没有向下下沉,所以作为平民政权的苏联,几乎难以得到那些帝俄培养人才的支持。

    尤其是一些高端人才,许多都出逃欧洲或者美洲和东非等地区,毕竟高端人才本身就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优待,选择更多。

    毫无疑问,关于人才的流失,对于苏联这个新生政权的发展,是最不利的,当然,依旧有不少有识之士,出于国家利益,依旧选择为苏联的科学和工业服务,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现在苏联所面临的困局。

    特罗伊察讲述的情况,给考察团成员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也让他们探究东非发展经验和感受异国风情的大好心情浇了一盆凉水。

    别罗哥里耶叹了口气道:“特罗伊察同志,苦难终究会过去的,毕竟此前苏联面对内忧外患,根本无心发展经济和工业。”

    “但是,现在国内的局势已经趋于平稳,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祖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沙波瓦洛夫也插嘴说:“工业化对于苏联而言,确实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没有个数年时间很难看到最终成果,但是,我们也不至于如此灰心,毕竟苏联的底子就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好的多。”

    “诸如比利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