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六十九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八百六十九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来了 (第1/3页)

    向太后拿着赵煦所批的判词,放在手中,仔细阅读着,脸上的神色随着阅读,而渐渐变得红润起来。

    将卷宗看完,向太后已难耐内心的欣喜,轻轻搂住赵煦的肩膀,柔声赞道:“六哥定可为我赵家尧舜之君!”

    这个孩子的聪俊,再次让她惊喜!

    迎着向太后的眼神,赵煦轻笑着,答道:“此皆母后教导、抚育之功也!”

    向太后听着这话,是心花怒放,当即与左右吩咐:“且将官家的御笔判词,送去都堂,叫诸位相公也都看看!”

    做完此事,她就拉着赵煦的手,充满期盼的说道:“六哥,且将其他卷宗,也一并批阅完吧!”

    向太后知道的,只要六哥今日,在她的面前,在这保慈宫上下的注视下,独力完成了,对这些案件的判决。

    且判词能保持方才的判词一半水准!

    那么,扬王就将再无机会,威胁到她们母子的地位了!

    因为,在大宋,独立完成判案的天子,就意味着他在政治上,已经彻底成熟。

    这相当于是一种加冠礼。

    ……

    都堂,吕公著今天难得的来上值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来都堂上值,其实就是来休沐的。

    没办法,他所主持的抵当所买扑一事,太累了!

    这种累,不止来自身体,也来自心灵。

    即使休沐日,他也逃不开,那些追上门来说情和走关系的人。

    哪怕他在家门口挂起了谢客牌,连大门都是全天紧闭,可依旧躲不开那些善于钻研的人。

    姻亲、门生、故旧……

    外戚、勋贵、宗室……

    总有人能想到办法,走通那些其他人走不通的门路。

    也就只有来到这都堂,他才能稍微喘息片刻,让身心放松一二。

    因为在都堂,不会有人敢当着其他宰执的面,到他面前,为了抵当所说项。

    吕公著慢悠悠的给自己舀上一碗煮好的茶汤,然后依次加入糖霜、宫中御赐的牛奶(经过高温消毒),细细的品茗一口后,就眯起了眼睛。

    “舒坦!”吕公著微微吁出一口气,将身体靠到椅子上。

    “恩相……”王棣的身影,出现在他的书房门口。

    “促仪,什么事?”

    “回恩相,方才保慈宫慈圣,命人送来官家的御批判词……”

    “御批判词?”吕公著恍惚了一下,然后一个机灵,瞬间回过神:“快快送进来!”

    在大宋朝,因为太宗、真庙,都曾亲治开封府的缘故。

    所以,历代官家,都会参与、主持大理寺的审案、判案,甚至亲自下场,对一些案件做出圣裁。

    这叫‘继承祖宗之志’!

    甚至,可以这么说——赵官家们可以不懂军事,不懂经济;可以在宫里面被皇后打耳光(仁宗),也可以因为惧内,而不敢纳妃(英宗)。

    但他绝对不可以不懂审案、判案。

    自真庙开始,每一代赵官家在位的时候,都会亲自主持并参与几个案件的审理,并写下判词,以昭告世人——朕已继列圣之志,光祖宗之德!

    如今,当今天子也开始了涉足案件审理了。

    甚至还写下了判词?!

    这让吕公著开始期待了。

    因为,若是在他为左相的时候,天子完成了独力的司法审理,并写下足以慑服朝野的判词。

    那他的历史地位,又将凭空增加一级。

    从扶保少主的佐理功臣,变成了辅佐少主,完成了从学习治国到亲政之间关键转变的大臣!

    这就是周公的模版啊!

    而士大夫们,谁不想当下一个周公?

    于是,当王棣将宫中送来的卷宗,送到吕公著手中后,他立刻就打开,细细的阅读起来。

    当他看到卷宗上那些用朱笔圈起来的地方,嘴角就已经会心的一笑。

    再看御笔所批的文字。

    吕公著就再难按捺了。

    他当即就对王棣说道:“促仪,持老夫的符印,召集两府大臣集议!”

    天子御批判词,在大宋本来就是大事,循例是需要都堂宰执集议称颂,然后大家再各自写一篇赞美的劄子,以颂天子之德,美天子之政。

    譬如当年仁庙,亲自审案,写下判词:人命至重,不可不慎。

    彼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