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节:寻求建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3节:寻求建议 (第2/3页)

充分评估自己的能力。”

    得利也紧接着说:“是啊,老师,我们之前虽然也考虑过时间规划,但确实没有像您说得这么全面、细致。我们一定会认真对待,合理安排时间。”

    饭敏正则兴奋得脸颊泛红,说道:“老师说得太对了,能得到读者的反馈对我们来说简直太重要了。我们一定会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作品打磨得更加完美。”

    金达莱和崔百合也纷纷向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会认真思考老师的建议,将其融入到接下来的行动中。

    与两位老师结束通话后,玫瑰小组的成员们再次围坐在一起,陷入了沉思。但这次的沉思与之前不同,其中多了几分坚定和清晰,仿佛迷雾正在渐渐散去。

    玫瑰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一种使命感:“老师的建议给了我们更明确的方向,我们就按照老师说的,先制定时间规划表。大家先把自己一周的课程安排详细写下来,精确到每节课的时间,包括课程名称、上课地点以及预计的作业量。”

    大家纷纷点头,迅速各自拿出纸笔,开始认真记录自己的课程信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他们迈向新征程的前奏。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都整整齐齐地摆着一份详细的课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们一周的学业安排。

    玫瑰看着大家的课程表,目光在每一张纸上扫过,说道:“我们先仔细看看哪些时间段是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把这些时间标记出来,作为我们集中讨论和创作的宝贵时间。”

    经过一番认真梳理,他们发现周一、周三和周五的晚上大家基本都有时间,周末的下午也相对比较集中,宛如沙漠中的绿洲,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难得的集中时段。

    饭敏正看着标记出来的时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这些时间看起来还不少,我们可以在这些时间段安排一些至关重要的创作任务,比如故事情节的深度讨论和精细修改。”

    金达莱点头表示同意,同时补充道:“没错,不过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创作任务的不同性质。像故事情节的讨论,需要大家一起头脑风暴,碰撞出创意的火花,适合在集中的时间进行。但像文字润色、资料收集这些工作,相对较为独立,可能比较适合个人在零散的时间完成,充分利用那些碎片化的时间,积少成多。”

    得利思考片刻后,有条不紊地说:“那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周一、周三和周五晚上,我们集中精力讨论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大方向的问题。在讨论情节时,我们可以先从宏观上把握故事的走向,然后逐步细化每个情节的起承转合;在人物塑造方面,深入探讨每个角色的性格内核、成长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周末下午,我们可以一起整理思路,对一周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调整。回顾这一周的创作进展,看看哪些地方达到了预期,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至于文字润色和资料收集,大家可以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比如课间休息的几分钟、午休时间等,见缝插针地完成。在文字润色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资料收集则要广泛而有针对性,为作品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

    崔百合补充道:“我觉得还要留出一些专门的时间来和平台编辑沟通,及时了解平台的要求和反馈,这就像在航行中不断校准方向,这样我们的创作方向才不会跑偏。我们可以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比如周二晚上,专门用来整理平台编辑的反馈,并讨论如何根据这些反馈进行修改。”

    大家都觉得崔百合的建议十分合理,犹如在拼图中找到了关键的一块。于是,在玫瑰的主持下,他们开始全力以赴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表。

    在规划表中,除了精心安排创作任务的时间,他们还充分考虑到学业的需要,做到两者兼顾。比如,每天会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完成课程作业、复习功课。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根据考试科目和难度,制定了相应的复习计划,详细到每天复习的知识点、做的练习题数量等,确保不会因为创作而影响学业。例如,对于数学考试,每天安排一个小时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对于文学类课程的考试,每天预留半个小时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创作任务方面,他们进一步细化。例如,在故事情节的完善上,又细致地分为情节框架搭建、细节填充、悬念设置等具体步骤,并合理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在情节框架搭建阶段,大家一起讨论故事的整体架构,确定主线和支线,确保故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细节填充阶段,每个人负责为自己所关注的情节添加生动有趣的细节,让故事更加丰满;悬念设置则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巧妙地在故事中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