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北寺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二章 北寺狱 (第3/3页)

着背叛了自己的信念和陈逸的信任。如果不开口,他的家人就会因他而遭受无尽的折磨。

    “我……我……”朱震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完整地说出一个字。他的目光在家人和朱瑀之间游移,内心的挣扎几乎让他崩溃。

    朱震看向老父亲,那个一直教导他要有骨气、有担当的男人。父亲的目光中充满了理解和支持,但也夹杂着一丝无奈和痛苦。朱震知道,他的选择不仅是在捍卫自己的信念,也是在维护家族的荣誉。然而,这份坚持的代价,竟是如此沉重。

    “父亲,孟夫子的文章是你最先教我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我不能背叛我的朋友,我不能啊!”朱震终于爆发,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的坚定。

    朱震的父亲摇了摇头,他的眼中既有骄傲也有悲伤:“震儿,你,你做得对,我们朱家的人,宁死不屈。”

    在内心里,朱震不断地质问自己,他的坚持是否正确,他的忠诚是否值得这样的牺牲。他的心为家人的每一声哭泣而破碎,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在被一点点撕扯,一方面是对家人的深爱和不舍,另一方面是对朋友和信念的忠诚。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朱震在心中狂呼,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他知道,无论他做出何种选择,都将是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痛。但在这一刻,他选择了坚守,即使这意味着他将永远背负着家人的死亡和自己的罪恶感。他的心,如同被永冻的冰封住了,痛彻心扉,却只能硬生生地承受。

    在朱震的注视下,家人一个接一个地在折磨中失去了生命。朱震的心如同被千万根钢针同时刺穿,每一次家人的惨叫都是对他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吸进刀子,朱震的内心被无尽的痛苦和自责撕扯着。他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的苦难,也不愿看到家人因为他遭受折磨。但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他只能坚守,即使代价是家人的生命。

    “真是感天动地的情义,将来史书怕是要大书特书。”当家人们的惨叫终于停止,朱瑀不阴不阳的声音又如毒蛇吐信般再次出现,他的语气充满了讽刺和不屑。

    朱瑀缓缓走到朱震的面前,俯视着他,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朱震啊朱震,你为了陈逸一个人,竟然害得全家陪你送命。你这是何苦?难道你真的以为这样就能青史留名,被人称颂吗?你不过是在沽名钓誉,自私地为了自己的所谓忠义,牺牲了你的亲人。”

    朱震抬起头,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泪水,只有深深的悲痛和坚定。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声音虽弱,却异常清晰:“你错了。我并非为了名垂青史,我之所以坚守,是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陈逸,也不是我,而是你们这些阉竖。是你们滥用权力,颠倒黑白,陷害忠良,株连无辜。是你们,是你们的暴政和贪婪,逼得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的家人之所以遭受折磨,不是因为我忠于朋友,而是因为你们的残忍和无道。”

    朱瑀轻蔑地笑了笑,正准备再次开口,却见朱震突然用力挣脱了束缚他的绳索,他的手中不知何时握住了一块尖锐的石头,那是他在地上摸索时悄悄藏起的。在所有人反应之前,朱震毫不犹豫地将石头狠狠地刺向了自己的心口。

    鲜血瞬间染红了朱震的衣襟,他的身体缓缓倒下,眼神却异常平静。他深吸一口气,胸口传来的剧痛让他意识到自己即将与死去的亲人团聚:“陈蕃与我,皆以维护朝纲之公正、百姓之安宁为己任。倘若我今日因维护家小而背弃陈逸,方为真之私欲。吾宁捐躯赴难,亦不愿与尔等宵小为伍。”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天日昭昭,历史必将铭记尔等之罪行。吾虽今日命丧,纵使史册不录,亦无愧于心,盖因吾守护者,乃天理与公义是也。尔等可夺吾命,然吾志永不可夺。”

    朱震这番话,如同利箭一般射向朱瑀,让他的脸色变得铁青。即使是朱瑀,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汉子,有着他永远无法企及的尊严和勇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没有后悔,只有对家人的深深歉意和对陈逸的无声承诺。

    在朱震被酷刑折磨得几乎丧失意识的时候,陈逸已经按照朱震的精心安排,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洛阳。朱震的牺牲并非徒劳,他的计划如同精密的棋局,每一步都是为了确保陈逸的安全。

    在洛阳城的另一端,津门处,年轻的陈逸穿着一身破旧布衣,背着一个小包裹,混在出城的人群中。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朱震提前安排了一名可靠的亲信,假扮成商贩,与陈逸一同出城。他们在城内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中会面,之后便一同前往津门。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们故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只在必要时交换眼神,确认彼此的位置。

    津门的守卫相对较少,但检查同样严格。陈逸的亲信先行一步,与守卫攀谈,巧妙地分散了守卫的注意力。趁着这个机会,陈逸低着头,紧随其后,顺利通过了城门。陈逸在亲信的掩护下,也成功地混出了津门。

    陈逸在夜色的掩护下,穿过了重重关卡,躲避了追捕的兵马,最终抵达了甘陵。在那里,他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帮助,隐姓埋名,暂时躲避了朝廷的追捕。陈逸心中充满了对朱震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决心,他知道,只有活下去,才能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巾之乱爆发,天下大乱。朝廷为了稳定局势,大赦天下,解除了对党锢之祸中禁锢人士的处罚。陈的才华和之前的声望使他很快被重新任用,获得了官职。

    陈逸在任上勤勉尽职,他深知自己的使命,不仅要为朝廷效力,更要为百姓谋福祉。他的政绩显著,逐渐得到了上层的赏识和百姓的拥戴。最终,陈逸因其卓越的贡献和正直的人格,被任命为鲁相,掌管一地的政务。

    在鲁相的职位上,陈逸始终不忘朱震的牺牲和他们共同的信念。他推行仁政,减免赋税,发展教育,使得鲁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陈逸的名字也因此被载入史册,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贤臣。

    而在朱震的墓前,陈逸每年都会亲自祭奠,他会在朱震的墓前诉说自己的政绩和改革,仿佛朱震依然在他身边,倾听着他的述说。陈逸知道,没有朱震的牺牲,就没有他的今天。他发誓,要将朱震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天下谋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朱震的名字,虽然未能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的忠诚和勇气,将永远铭记在陈逸和那些知情人的心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