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12、文学圈 (第1/3页)
尽管到了现在,米哈伊尔仍未彻底熟悉这个时代,但他还是跟别林斯基聊了许多,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聆听,听别林斯基谈俄国的现状,听他谈论当下的俄国文坛有多么死气沉沉和冷漠,听他表达对当下俄国社会的忧心忡忡和想要改变这一切的计划跟打算。
听得出来,虽然“自然派”是在两年之后才正式提出,但别林斯基现在就已经正在为此做准备,并且积极帮助涅克拉索夫筹划和出版他汇集的文集。
而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米哈伊尔在称赞别林斯基在这方面的理念的同时,也给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表现出了比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更充足的信心。
以至于当中途米哈伊尔暂且离开一段时间的时候,别林斯基当即就忍不住大笑着对涅克拉索夫说道:
“他给我的感觉像是早早地就在思考这股潜藏着的潮流,而且对这股潮流有着比我们更加充足的信心。尼古拉,这位年轻人要是早生十年,说不定我们现在都在为他打下手呢!”
毫无疑问,米哈伊尔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建议简直说到了别林斯基的心坎里去,尽管别林斯基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这位年轻人在思想当中与他有所不同的地方,但喜悦依旧在别林斯基的心里占据了上风。
像别林斯基这样激进的先进知识分子,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绝对的少数派,尽管身边也有一些同道,但再没有什么是能比认识一位才华跟思想兼有的年轻人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
因此在道别的时候,别林斯基破天荒地流露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
“米哈伊尔,原谅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等下次我们再接着谈吧!我再介绍一些朋友给你认识,他们跟你一样,都是一群可敬的先生,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可以聊的。”
毫无疑问,别林斯基认识并且在交往的一些人,都是当今文学界的上流人士,并且相当一部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像是后来俄国文坛的领袖屠格涅夫,赫尔岑,果戈理等等。
老实说,若不是时机选的不错加上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