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春秋四强国齐晋第一次大规模交锋——鞌之战 (第1/3页)
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作战的地点是鞌(今济南)。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距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年)仅八年。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在战斗中,晋国之所以能胜利,除了君臣同仇敌忾以外,还与晋国的农耕经济较为发达有关,晋国总体实力强于齐国有关。
战争背景
齐国在齐桓公以后,虽然失去霸权,但仍不失为东方大国,独立于晋、楚之外,邲之战后楚国强盛,齐国奉行了同楚国友好,经常攻打鲁国和卫国,在东方扩张势力。晋、楚双方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都想结好齐国。在邲战之后,晋国势力削弱,威望下降,这就助长了齐国称霸东方,欲与晋国一较高下的野心。
战争起因
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593年),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六代君主,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公元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之位。晋景公时期,晋军在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先后击败楚庄王率领的楚军,但在前597年的邲之战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在消灭赤狄以后,想在断道(今山西省沁县东北)召开诸侯大会。次年春,晋侯派大夫郤克(郤克,即郤献子,姬姓,郤氏,名克,谥献,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郤芮嫡孙,郤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后继父为卿,与赵朔、栾书为至交。前592年,继随会执政。对内和睦众卿,对外与楚周旋。对敌虽刻,对内则缓,其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范会之风,故谥之曰“献”)出使齐国,邀齐国赴会盟约。齐顷公(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齐惠公之子,春秋时齐国第二十三位君主)在礼节方面怠慢了郤克,齐顷公让母亲萧桐叔子藏在帷中观看他。郤克跛脚而登台阶,萧桐叔子嘲笑了他。郤克受到侮辱回国后则时刻准备报复齐国,而齐顷公又拒绝参加断道之会,这就为晋国伐齐找到了借口。
周定王十六年,晋、卫联合伐齐,兵进阳谷(在今山东阳谷县北)。齐顷公被迫在缯地(在阳谷附近)与晋景公结盟,并派公子强到晋国做人质。这时,晋国的主要意图还在于联合齐国。但是,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90年),楚遣使通齐,齐顷公又背叛晋、齐缯之盟约,与楚国通好,这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夹在晋、齐、楚之间的小国,外交更是朝令夕改。
战争经过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利用周王室同戎国矛盾,晋国不能东顾准备对鲁国用兵,率军侵犯鲁国,攻克鲁北国境上的龙邑。卫派大夫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救援鲁国,在新筑(今河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