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郑庄公小霸中原之战——繻葛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郑庄公小霸中原之战——繻葛之战 (第1/3页)

    繻葛之战,是春秋时期郑国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大败周王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场大战。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两军战于繻葛,周王的军队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繻葛之战使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

    战争背景

    周朝经过武王伐纣建立后,通过分封制,册封自己的至亲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直接控制地)其他广大地区的间接统治,也实现了商王朝所未能实现的对更为广阔地区的直接间接管理。周朝的影响范围在夏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辽宁,西至甘肃,东到山东,南到长江流域。分封制致使周朝的疆域扩大很多,但也间接逐渐导致了主弱客强的局面发生,后续很多朝代都沿用了分封制,它有利于王朝建立初期的统治,但在后期基本上都导致了内部争夺皇权的战乱,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等,数不胜数。分封制的优缺点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周朝时,西北戎狄逐渐兴盛。周朝王位传至周懿王时,戎狄经常侵略周朝,百姓深为所苦,于是周王迁都犬丘(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发生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

    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君主,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奸佞之臣虢(guó)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失败。这时,有个部族首领,也是周朝大臣褒珦(xiàng),劝谏周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他们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sì),进献于周幽王。替褒珦赎罪。

    周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王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周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就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周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这个昏聩至极的建议居然被周幽王采纳了。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台。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可能也是吸取了商亡于周武王牧野之战的故事。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了。但这个代价也太沉重了。这个也又是一个君王惑于美色亡国的故事,当然也是与妲己一样的借口,以西周亡于褒姒,实际上是周朝不断走向衰败及周幽王的昏庸所致。

    因诸侯不再相信周幽王的烽火,在真的犬戎进攻周国国都时,没有哪个诸侯来救援,于是犬戎灭亡了西周,周幽王死于战乱,西周国都经过犬戎的洗劫,已破败不堪,国都人民死的死、逃的逃,已没有国都的样子。于是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开始,虽然周平王名义上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地位已一落千丈。其直辖统治地日趋狭小,无法控制其他诸侯。各地诸侯趁机脱颖而出,对周天子的命令阳奉阴违,背地里暗中争夺霸主地位。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坐大,大政方针由各地方伯诸侯决定。

    郑国是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被分封的诸侯国,由于其开国君主郑桓公姬友为周厉王的幼子,与周王室关系亲近,因此被委任为周王室卿士(重要的大臣),主持周室中枢大政,这也是周朝的一大惯例。周王并将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封给弟弟郑桓公,建立郑国。郑桓公最初居住在棫林(一名咸林,在今陕西华县西北一带),后来迁居他地。

    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周幽王任命叔父郑桓公担任周王室的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管理。郑桓公在司徒任上,对周朝民众安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