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何意百炼钢 (第3/3页)
短,痛断肝肠。”
说到这里,老徐小俞一番唏嘘,二人其实都是情种,想想自己生命中得到过和失去过的爱情,一同默默无语,不约而同饮了一大口啤酒。
徐永昌继续道:“民国九年年越石经历丧妻之痛,离开伤心地兰州,取道京津,重金贿赂当道,搞定邓瑜的甘肃督军任命后。去南洋休假,恰逢欧战结束,白糖暴涨,竟然顺手操刀与南洋糖业大王黄奕住等操作白糖,获利后资产过亿。越石的财技引来了黄奕住幼女黄晓芸的羡慕,她热烈追求越石,后二人共赴美国完婚。越石在美国组织公募基金,聚资引资五千万美元,长期潜伏美国股市。留宋子文与新婚妻子黄晓芸操作。
话说甘肃督军邓宝珊全靠越石在美接济财政,因此遵从越石安排,试行工业建设。开发了白银的金银铜矿,修建兰包轻便铁路。配合比利时公司,从民国十年开始从兰州向东修建陇海铁路。农业上,每年投资数百万兴修水利,建设小化肥厂,组织农村合作社等。
民国十年 越石游历欧洲后经俄返华,因孙逸仙就任非常大总统,越石辅佐孙博士,后在黄埔前身任教。民国12年,黄埔军校正式建立。主角为教授兼教导旅长。越明年年,孙逸仙再次发起北伐,越石的教导旅扩编为黄埔军校北方教导总队,告别了怀孕的妻子,越石乃与樊钟秀的建国豫军共同北伐。经一路奋战,二次直奉战后,在河南与胡景翼国民二军汇合,乃以教导总队与老夫的国民三军直入潼关。与甘肃邓宝珊部夹击陕西,终于1924年底统一陕甘。
说着说着就到了民国二十四年,北京政变后,冯基善、胡励生、孙禹行等国民军首领连电邀请孙逸仙先生北上参与北京新政府,但是奉系军阀却压制住了国民军,转为由段启瑞成立执政府,事情不顺利,孙先生病重。
此前北伐时候苏联顾问团首席顾问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先生就策划了在把西北作为华夏国革命新根据地的计划,并且与孙逸仙先生做了充分交流,达成了一致。当时刘越石砥定陕甘,得孙任命为西北边防区军政长官兼国民革命军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当年2月份 猪脚所做西北边区建区方略得孙文批准,并以孙文名义颁布,规定了从军政向宪政十年过渡的过程。鲍罗廷和TVSoong(苏子文)一起给孙先生起草了有关西北革命的遗嘱,直接写给刘琨和于伯循先生的:西北军政,尽以付汝,越石(刘琨的字)主军,伯循务党,革命未竟,奋斗不止。3月孙文遗嘱中,以西北歌名尽付越石,越石主政西北二十年不得改变。从此确立了西北边区的地位。
胡笠僧于民国十四年中去世,我国民三军开出潼关,集中兵力与直奉联军作战,仅留邓瑜、井岳秀等部,与黄埔北方教导总队守卫西北。
民国十四年12月 国民二军覆灭,民国十五年底,国民军溃散到绥远,越石发兵取包头,与阎军对峙,经谈判,以绥西为维和区。阎为晋绥军总司令,此为秦晋联合之开始。
西北民主联军随即开始了新式整军运动,将旧军队改造为一支思想进步的革命军队。而刘琨则汇合了西北革命领袖于伯徇老先生,并接受了苏联援助后,招揽了溃散的国民军士兵,实行了著名的改编。把溃散的国民军部分部队改编成了黄埔式的新型的革命军队。组成了西北边防军的前身。
随后,冯基善自苏联回国后,在苏联斡旋下刘越石与冯基善会盟于秦省三原,相约由刘越石主持西北军政,给冯提供财物支持,由冯主导北伐。从此以后,刘越石专注于西北根据地的建设,他带领西北纵队经过大剿匪,大抗旱、大建设开创了西北国民革命的新局面。”
西北平定仿照黄埔军校制度,成功开办了黄埔军校北方分校,培养了一批忠于国民革命理念的军官。刘越石再一次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电报广州国民政府,请***兼任黄埔军校北方分校的校长,自己退居教育长之职。委员长当时在民党内地位很低,廖公和胡汉民、汪兆铭才是把握大局的三驾马车,刘越石此时能尊崇常校长,实在让校长窝心的很。可是从长远来看,***既然担任了北方分校之校长,他日后就不得不认同西北边防军军官团乃至整个军队是黄埔嫡系,刘越石这个便宜赚大了,金陵中央政府完全是靠黄埔军校作为军事支柱,这就永远不敢和同时黄埔一脉的西北边防军作军事决裂。
冯基善在越石帮助下,出潼关参与北伐,与***、阎百川争一时之高下,而刘越石则静心建设西北,历经两个五年计划后,终于有了今日局面。“
俞大维听得目瞪口呆,窗外已是雨停风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