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后续 (第2/3页)
秦领导,我们想再打5口井,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
秦远笑着点头答应,又招来王根宝、陈沪生,轻声嘱咐道:
“村里的高炉还在,你俩待会把这袋铁砂带回去,让卫国叔、巧手叔他们,再做5套手压井部件出来。
他们已经做过一次,想来之后再做,应该得心应手,等明天傍晚,你们把部件带过来,我来装。”
“好嘞,远哥!”X2.
晓得秦远在提拔自己,两人重重点头应是。
而老队长跟一群村民也是听得一阵欢喜。
老队长热情邀请道:
“眼瞅着快到晚饭了,秦领导,你们几个先别忙回去,尝尝我们这的渔家饭,好吃的。”
秦远摆手婉拒,轻声回道:
“不用麻烦啦,老队长,待会回去,还得写有关手压井的报告,时间紧,就不留下吃饭了。”
“对、对,写手压井报告是大事!”
老队长赶忙附和一句,接着又冲海平吩咐说:
“昨儿村里在长江捞到一条好鱼,你赶紧拿来,给秦领导带回去尝尝。”
“好嘞,我这就去!”
秦远这次倒是没拒绝,见天色不早,他带着几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这时,黄显声打开记事本,凑过来,低声咨询道:
“秦队,趁您刚刚装井的间隙,我写了篇简讯,您给过过目。”
秦远好奇接过记事本,大致看了一遍,不由眉头一皱。
“怎么了,秦队?”黄显声神情紧张着问,“我写的有问题吗?”
简讯写的过于写实,有点趋于平淡,秦远想了想,轻声建议道:
“咱们可以对简讯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
比如临河村社员受污水影响,生活艰难,可以把这个写的稍微夸张点,更苦些。
还有要凸显手压井的重要性,村东那口井就别提了。
倒是老队长刚刚说的石井造价,比手压井贵很多,可以着重提一提...”
秦远巴拉巴拉把前世见过的新闻学,给黄显声一说。
黄显声听的眼睛瞪圆,咽着口水说:
“不对啊,新闻学的核心要素是力求真实。
您刚刚说的,虽然有很大部分是事实,但多少有些断章取义的嫌疑啊。”
秦远挠挠头,诧异地看了黄显声一眼,感觉自己用有色眼光看人了。
他前世见到的新闻学、新闻人,使得最好的三板斧:
断章、取义、搞对立...非常高效。
沉吟片刻,秦远小声提醒道:
“听不听在你,不过我觉你工作一年,还没转正,这工作方法可能有点问题。
不妨换个思路,底线灵活些,圆滑一点。”
说罢,他不等黄显声回话,便迈步离开,留下黄显声眼神一阵闪烁。
大约10分钟后,村口。
临河村社员乌压压赶过来,送秦远一行人。
老队长手里拎着大鱼,一把塞到秦远手里,热切说道:
“这是一条长江捞的大江团,9斤多重,专家们叫它长吻鮠,可好吃了,咱沪城大宴的压轴菜。
鱼鳔还能制花胶,趁着新鲜,秦领导拿回去好好尝尝。”
秦远好奇拎着这大鱼看了看。
白白粉粉,没鳞片,据说是跟刀鱼齐名的长江四鲜之一。
他没矫情,收起大江团,冲老队长笑着说道:
“老队长,大家都别送了,回去吧,我们明天还会过来。”
“诶!秦领导慢走。”
离开临河村,趁着时间还有,秦远又带着黄显声去洗了胶卷,明天要用。
晚上,秦远难得熬了个夜,连夜写了篇报告。
。
星期一,农科院一片忙碌。
早上九点,秦远带着黄显声,轻轻敲响副院长办公室的房门。
“咚咚咚...”
“请进!”
秦远推门进入。
此时,陈国文正喝着茶,悠闲开着收音机,听戏。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打死你这活王八~”
瞧见秦远疑惑的眼神,又瞥了眼他身后的陌生人,陈国文不紧不慢地喝口茶。
接着微笑说道:
“这是绍剧的《龙虎斗》,刚才那句词,充满力量和对抗,展现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周先生笔下的阿Q,便常说这句,广播台这部戏选的不错。”
黄显声很赞同地点点头,觉得这位领导的觉悟很高。
秦远则忍不住想捂脸,因为他莫名想到了康麻子...
见有人,陈国文关掉收音机,笑着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