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书画先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十九章 书画先生 (第2/3页)

一个单间,里面放了煤炉,带排气管能导热的那种。

    食堂多招了五个临时工,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程知和何小弟查看账目时,咧嘴直乐。

    食堂那边花出去的钱很多,但赚得也不少!

    坊长说了,大食堂这边不够用,等回暖之后,再建个“二食堂”,到时候还会再招人。

    现在有些没事干的居民,会主动过去食堂那边帮忙,刷存在感,多多表现,以求优先录取。

    温故把食堂那边的热闹场景画下来,让常顺送去给自己挑中的那位书画先生。

    如今还只是考察期,他还没正式跟着学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温故挑选了这位作为书画先生,但还得对方接受自己这个学生。

    表哥给的三位人选,家世都不普通。

    别看这三位年纪大又闲在家中,但他们亲人的身份可不一般。

    一位家中有前翰林学士,即皇帝身边机要秘书,现在帮老赵办事。

    一位的族弟曾是太子少师,如今也被老赵看重。

    再就是温故看中的这位。姓洪的老爷子,家中二子曾在朝中身居要职,现在帮老赵治理城镇。

    邪疫乱世之下,即便只是个小城镇,也不是一般人能治理好的。

    就如温故他们北上途中见到的,那些不同结果的县城。有的全城覆灭,沦为怪物巢穴,有的却能保存更多生民,成为乱世之中的一团萤火。

    简言之,如今这三位是没实权,但这三位的家人有。

    世家大族就是这样,不能单看某一个人,那帮人是抱团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还真不能来硬的。

    “以诚待人!以心相交!”

    要让这位洪老先生感受到我求知求学的执着!

    从确定人选的那一日开始,温故隔几天就给这位老先生送过去一副画,请他老人家给指点指点。

    随画送过去的帖子也明说了,他画的是大食堂的图,等画到满意的一幅了,会用来印粮票。

    当然不会印得那么精细,只是参照构图的角度、主次、虚实、疏密,何处留白,印章的位置等等。

    布局和构图能影响整幅图的气韵。

    反正是学画,画好的图也有用处。

    于是,新鲜的景星坊大食堂图,送到核心区的某个坊内。

    洪老爷子的书桌上。

    摊开的画卷带着生动活泼之意,仿佛听到了曾经市井的喧闹之声。

    洪老爷子虽然没亲自去过景星坊,只在经过附近时见到过那座宝桥。

    景星坊内是什么样?只是听别人说起。

    但是景星坊的食堂,如今却已经清晰印在他脑子里。

    这期间食堂的变化,跟故事连载似的,让看画的人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

    有种令人怀念的市井烟火气。

    单论画技,温故的画在洪老爷子眼里,确实称不上多好。

    但他能感受到画里的那些人,每个细节都充满希望和生机,而不是泥潭挣扎或者麻木沉沦。

    从工地卖力气的劳工,到跑腿凑热闹的闲汉,再到大户人家的管事和随从,都有了更具生气的一面。

    面对温故的画,洪老爷子的心态也在变化。

    从一开始在画上随意添几笔,到后来认真点出不妥之处,作出添改。

    ……再到现在。

    旁边的老仆跟随多年,平时相处较为亲近随意。

    温故送来的第一幅画,到现在的这幅,老仆也跟着看过。

    前段时间的画里面,食堂变得挺冷清,他的心情也跟着冷清。

    天寒地冻,工地不开工,没了劳工们的身影,只剩下了那些吹牛的闲汉。

    今天的景星坊,竟然多了一堆人,很是热闹的样子。他好像也感觉到了冬日炉火的温度,面上也忍不住带着笑。

    老仆早已将墨磨好,各种颜料摆出来,等着老爷改画。

    然而桌前的人,数次拿起笔,又放下。

    洪老爷子沉默盯着面前的画。

    并不是画的构图和技巧做到足够完美。

    思量许久,他拿出自己的印章,重重盖上。

    旁边的老仆疑惑道:“……老爷?不画了?”

    “不画了!”

    洪老爷子啪地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