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3章 春庭雪,牡丹池,相思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23章 春庭雪,牡丹池,相思遥 (第3/3页)



    说着背过身去,假意整理衣襟,却掩不住耳根一抹霞色。

    去岁同看半枯梨,今朝独对满庭雪。

    相思最是难将息,且待良人佩玉归。

    薛宝钗呆立半晌,终是轻叹一声,吩咐莺儿取来锦囊,亲手拾了些新鲜的落地梨花装入了锦囊,暗想道:“待他回来,定要教他看一看今年这株梨树的落花,与他说一说今年这所旧宅里满树满院落雪的盛景……”

    想及此处,心头又是一阵鹿撞,忙携了莺儿匆匆离去。

    那满树梨花犹自纷纷扬扬,仿佛也在期盼着远行人的归来。

    ……

    ……

    在神京城,牡丹的花期与梨花的花期差不多。

    当姜念旧宅中的梨树绽放之时,姜家新宅的内院中,那一池牡丹也正在绽放,姹紫嫣红,恰似锦绣堆就。

    元春身着裙衫,正凝眸观赏着牡丹池,望着这满池富贵花出神,眉宇之间似浮动着几缕愁绪。

    牡丹含露迎风绽,美人凝眸带愁看,花面交相映,不知哪个更堪怜?

    忽见垂花门处转出两道倩影,正是薛宝钗携莺儿由旧宅回来。

    薛宝钗见元春立在牡丹池旁,忙紧趋上前福身行礼,随即嫣然一笑道:“姐姐在赏牡丹么?好雅兴。”

    元春含笑点头:“去旧宅看过梨花了?”

    薛宝钗也含笑点头:“已看过了,满树满院都似雪一般。”

    说着,薛宝钗观赏了一番满池的姹紫嫣红,对元春笑道:“姐姐立在这牡丹丛中,倒叫我想起一句——姐姐便如这牡丹一般国色天香。”

    元春手中纨扇忽地一顿,眼波微动:“这话……是大爷说与妹妹听的?”

    薛宝钗闻言一怔,心下顿时雪亮——原来姜念也曾这般形容过元春。一丝酸涩漫上心头,面上却不显,只抿嘴笑道:“大爷倒不曾说,是我自个儿这般想的。”说着伸手轻抚一朵嫣红牡丹。

    元春点了点头,回想起姜念曾在与她行房时,一边含情脉脉打量着她,一边温声说她像牡丹一般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想到这里,元春目光掠过池中一些飘落的花瓣,幽幽叹道:“这一池好牡丹,眼看着就要谢了,可惜大爷赶不回来赏看。”

    这话说得极轻,却似重锤敲在薛宝钗的心上。

    薛宝钗又蓦然忆起去年姜念曾对她说过:“待来年这片牡丹开花时,咱们一起赏花吃茶。”

    她当时就知道,这话中的“咱们”,既包括了她,也包括了元春。

    然而,事与愿违,姜念如今在京外办差,也不知何时能回来,今年是不能与她和元春一起赏家中这一池好牡丹了。

    牡丹亭畔两婵娟,各怀心事对花眠。

    不知远行人在处,可忆家中并蒂莲?

    那池中牡丹随风轻颤,仿佛也在叹息这良辰美景虚设。

    偏是上午的阳光愈发灿烂,照得花影人面都模糊起来,分不清是谁眼中噙着的泪光在闪烁……

    ……

    ……

    与姜家新宅相聚仅百步之遥的秦家。

    西厢房中,秦可卿的纤纤手指拈着银针,正细细缝制一件男子长衫,那葱管似的手指映着丝线,更显得莹白如玉。

    她曾亲手为他做过鞋,也曾亲手为他做过荷包。

    而现在,她又在亲手为他做衣服,待他归来,她还要亲手送给他……

    深闺寂寞谁人知,且把相思付针黹。

    待得良人归来日,试看新衣可合宜。

    “也不知姜大爷何时归来……”

    秦可卿不禁轻叹一声。

    正出神间,瑞珠端着一碗莲子羹进来,见状笑道:“姑娘这般用心,姜大爷回来见了不知要怎么欢喜呢!”

    秦可卿粉面微红,将手中活计一掩,嗔道:“小蹄子越发没规矩了,休要胡吣,不过是闲来无事……”

    话未说完,自己先抿嘴笑了。

    瑞珠将羹碗放在案上,忽见那长衫衣领内里绣着“平安”二字。秦可卿顺着她目光看去,急得伸手要遮,早被瑞珠瞧了个真切。

    主仆二人一个含羞,一个窃笑,倒把这西厢房衬得春意融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