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124章 回京 (第1/3页)

    这个春天,姜念旧宅中,梨花如雪,纷纷洒洒,衬着青砖黛瓦,倒有几分清冷之态;姜家新宅内,牡丹吐艳,姹紫嫣红,显出一派新贵气象。

    而若论这春日花事之盛,却当属西郊畅春园。

    此园乃皇家御苑,也实乃当今大庆第一园林,集天下名花异卉于一地。

    单是春季,园中便有梨花、牡丹、玉兰、海棠、桃杏、芍药、丁香等二三十种绽放,既有南国芳菲、北地寒英,也有宫廷花匠精心培育的珍稀品种,争奇斗艳,锦绣成堆。若按花色、形态进一步细分,那品种就更多了,单单牡丹就有十多种。

    泰顺帝最近的心情也似春暖花开一般。

    主要原因在于,近日青海捷报传来,大庆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俘获罗卜藏丹津之母、妹及部众数万,罗卜藏丹津易服逃亡准噶尔。虽说这场战争是由景宁帝、泰顺帝共掌大局,泰顺帝却能借此立威,稳固帝位。

    泰顺帝的亲信武将岳琦,虽非这场战争的大将军,却是立下了不逊大将军的战功。泰顺帝已打算晋封岳琦为三等公爵,并打算尽快将岳琦提拔为川陕总督。

    而就在昨天,泰顺帝奏请景宁帝,将工部侍郎屈泰迁为左都御史,景宁帝应允了。

    此乃一着妙棋。

    屈泰乃泰顺帝的心腹重臣,虽工部侍郎与左都御史俱是正二品官职,然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专司风宪,监察百官,泰顺帝得此助力,朝堂之上,愈发如鱼得水。

    ……

    ……

    三月下旬的一天。

    春光正好。

    畅春园澹宁居里,泰顺帝坐在罗汉床上,手执一份加急奏折,正是身在山东莱州的姜念所呈。

    窗外花影婆娑,雀鸟啁啾,却掩不住帝王眉宇间渐凝的肃杀之气。

    奏折详述了姜念查办盐枭周三魁事的经过:

    先是昌邑县城外诛杀高胡子等悍匪,血染黄沙;继而调登州镇兵,亲率二百铁骑奔袭掖县城西龙王庙,如雷霆骤降。

    更将莱州知府程天锡、掖县知县章秉义、盐运判官及掖县盐课司大使、巡检司巡检等一干蠹虫拿下。

    审讯之际,又行安民善后之举——稳定莱州盐业,安置胁从盐民及民女。

    胁从盐民有近二百人,另有一群民女,或是被周三魁低价强买,或是被强掳,分散在周三魁各处房舍,这些民女要解救安置。

    姜念在奏折中提及,已握有登莱青道道员、山东盐运使司盐运同知、山东盐运使司盐运使的受贿罪证……

    泰顺帝览毕,一时心绪翻涌,喜怒交加。

    喜的是姜念此番雷厉风行,不仅将莱州盐枭周三魁事办得干净利落,比预想中要快要好,且揪出了幕后藏着的袁禟——此人乃泰顺帝的朝中异己,如今罪证在手,对泰顺帝有利。帝王心术,恰似春日园景,明处百花争艳,暗里盘根错节。

    怒的却是那周三魁恶贯满盈,贿赂账册竟将莱州官场以及山东盐运使司都几乎一网打尽。山东吏治败坏至此,岂非牧民者反成豺虎?

    “好一群蠹国害民的禄蠹!那周三魁必是要满门抄斩的!至于那群禄蠹,朕也要严惩,该杀的杀,该抄的抄!”

    泰顺帝指节叩在案上,震得茶盏轻响。

    “至于易儿,自当封爵,只是纵此番封了爵,宁国府也不便赐他的……”

    想到这里,泰顺帝忽忆起昨日一事。

    昨日太上皇景宁帝对他提到,要放贾家的贾珍回京。

    一年前,景宁帝出于愤慨,也出于相助泰顺帝、忠怡亲王清查亏空,革去了贾珍的世爵,杖八十,发往海疆效力赎罪,并收回敕造宁国府。

    这惩处虽合大庆律例,细究贾珍之罪,倒也不算大事——豪门子弟常有的纨绔勾当,偏撞在了景宁帝的刀口上。

    近日大庆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景宁帝圣心大悦,忽想到贾府及贾珍,念及自己与贾府情分匪浅,决定将贾珍从海疆放回来,不过,世爵不会还给贾珍,宁国府自然也不发还。

    ……

    ……

    荣国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