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回 渤海国主跪称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八十七回 渤海国主跪称臣 (第3/3页)



    商队首领感激地说道:“多谢林将军提醒。我等定会小心行事。”

    林澈看着商队进入边境城镇,心中不禁想到,这和平协议的签订,不仅能避免战争,还能促进两国的经济交流,实在是一件好事。但他也知道,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时刻警惕,防止有人破坏。

    与此同时,在长安的朝堂上,李隆基也在密切关注着边境的局势。他深知,渤海国虽已称臣,但周边的其他势力未必会就此罢休。他与大臣们商议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军事整顿,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林卿在边境辛苦,朕希望他能尽快完成防御工事的完善,同时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若吐蕃或其他势力敢来侵犯,我们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隆基坚定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障百姓的安宁和国家的繁荣。

    而在吐蕃,赞普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大唐边境进发。他们的目标是大唐的河西走廊,那里地势险要,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若能占领此地,吐蕃便能进一步扩张势力,对大唐构成更大的威胁。

    吐蕃军队一路行军,很快便抵达了大唐边境。他们在边境扎营,准备对大唐发动进攻。赞普站在营帐前,望着大唐的领土,眼中充满了贪婪。

    “大唐,此次我定要让你知道,我吐蕃可不是好惹的!” 赞普咬牙切齿地说道。

    然而,吐蕃军队的行动却被林澈安插在边境的探子发现了。探子迅速将消息传回东北边境,林澈得知后,脸色凝重。

    “吐蕃大军来袭,看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 林澈心中暗自思忖,“但我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我要守护好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林澈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应对之策。将领们得知吐蕃大军来袭,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与吐蕃军队决一死战。

    “将军,我们与吐蕃军队拼了!他们竟敢来侵犯我们大唐,我们定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一位将领说道。

    林澈却冷静地说道:“吐蕃军队来势汹汹,我们不能轻敌。大家先不要冲动,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

    经过一番讨论,林澈决定利用边境的地形优势,与吐蕃军队周旋。他知道,吐蕃军队擅长骑兵作战,在开阔地带,唐军很难与之抗衡。于是,他决定将吐蕃军队引入一个山谷,那里地势狭窄,不利于骑兵展开,而唐军则可以利用山谷两侧的高地,对吐蕃军队进行攻击。

    “我们先派一支小股部队去引诱吐蕃军队,将他们引入山谷。然后,我们在山谷两侧设下埋伏,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后,便发动攻击。” 林澈详细地讲解着作战计划。

    将领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当下,林澈便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迎接吐蕃军队的到来。

    吐蕃军队在边境扎营后,赞普便派了一支先锋部队前去探查大唐军队的情况。先锋部队在边境巡逻时,遇到了林澈派出的诱饵部队。

    “前面有唐军!” 吐蕃先锋部队的将领大喊道。

    “给我冲,杀了他们!” 吐蕃将领毫不犹豫地带领着士兵们冲了上去。

    唐军的诱饵部队见吐蕃军队冲来,佯装不敌,转身就跑。吐蕃军队见状,以为唐军不堪一击,便紧追不舍。就这样,吐蕃军队被一步步引入了山谷。

    “小心有埋伏!” 当吐蕃军队进入山谷后,有士兵突然喊道。

    但为时已晚,林澈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唐军纷纷发动攻击。一时间,巨石、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吐蕃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 吐蕃将领大喊道,“快,撤退!”

    然而,此时山谷的入口已经被唐军堵住,吐蕃军队进退两难。林澈见时机已到,亲自带领着大军从山谷中杀出。唐军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与吐蕃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吐蕃军队虽奋力抵抗,但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下,渐渐抵挡不住。赞普得知先锋部队被困后,大怒不已,他亲自带领着主力部队前来救援。

    “一定要救出先锋部队,给我冲!” 赞普大声喊道。

    吐蕃主力部队如潮水般涌向山谷,试图突破唐军的防线。但林澈早有准备,他指挥着唐军顽强抵抗,吐蕃军队始终无法突破。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吐蕃军队损失惨重。赞普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军。

    “撤!我们先回去,再找机会报仇!” 赞普咬牙切齿地说道。

    林澈望着撤退的吐蕃军队,并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吐蕃军队虽战败,但实力犹存,贸然追击可能会中了他们的埋伏。

    “此次虽然击退了吐蕃军队,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加强防御,时刻准备应对他们的再次进攻。” 林澈对将领们说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