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你可真是个好同志 (第3/3页)
几个老头在泥里面一边踩,一边唱起了打夯歌。
牛百岁开了个头,唱道:“乡亲们呐,加把劲啊!”
旁边老头接着下一句:“加把劲呀!哟嗬嗨!”
“咱们几个一起踩呀!”
“一起踩呀!哟嗬嗨!”
“边边角角都踩到呀!”
“都踩到呀!哟嗬嗨!”
“小心踩到你的脚呀!”
“小心点啊踩不到呀!”
“……”
踩的人开心,唱的人起劲,在一旁铲土的林川也笑着笑着,红了眼眶。
回到这个年代,他明显地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一股子很特别的精气神。
虽然生活艰苦,但人人心里有劲儿。
黄泥搅和得差不多了,老头们开始打墼。
打墼的工具就是模具和杵子。模具是四根长木条组成的方形木框,四个角用榫卯结构套在一起,可以打开一边的木条。杵子用来夯实墼子,通常是一根木棍镶嵌在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上,像是一柄石锤。
老辈子打墼有个口头禅,叫“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
找个平整的地方摆上模具,在里面添上三锨湿土,然后右脚从前往后,在湿土中间踩出一条渠,接着人站上去,把两边的土往中间踩,边踩还要边拨拉。然后用杵子杵平整,脚跟在模具四角跺一跺,打开模具,墼子就做成了。
做完墼子,老头们累得够呛。
大老远的,周来顺推着一个小车,晃晃悠悠往这里赶。
小车上放了个大盆,里面还是热腾腾的骨头汤。
王红英又去隔壁拿肉换了点苞米面,贴了香喷喷的饼子。
一口饼子一口热汤,汤里还有炖的烂烂糊糊的野猪肉,这样的待遇上哪找?
就算老头们的亲儿子亲闺女,也没有这么孝顺过。
林川跟着几个大爷,一起吃饼喝汤。
也就这么一天的功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