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你可真是个好同志 (第2/3页)
趟刘三炮家。
林川对当下的政策不熟悉,刘三炮既然是民兵队长,那么牛大力说的话,他肯定更熟悉。
果然,刘三炮听了他们讲述的内容,笑了起来。
虽然高级社已经成立了几年,但事实上,对于个人上山打到的猎物,社里基本上也不太管。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基本上都是上山抓个兔子,打个野鸡,顶多运气好的,猎一头狍子。乡里乡亲的,平日里如果打到什么猎物,关系好的自然也会分一些。
而到了真缺肉的时候,高级社也会组织民兵和猎人,集体上山打猎。那时候的猎获也多,自然是根据社员出工出力的情况,合理分配。
现在每年分给各家的肉票就那么多,如果不让上山打猎,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不过牛大力平日里在屯子里作威作福,他爹都管不了。为了避免出别的幺蛾子,刘三炮就跟他们商量了一番,正好本来也打算修房子,几个人合计了一下,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
几个老头吃饱喝足,其他人也已经离开。
一上午的功夫,就把房子门窗的缝隙都修补完了。
接下来该准备打墼,重新盘炕头。
这个年代,农村人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是打墼。
墼子,就是土坯。
在解放初期,农村很少有盖得起砖瓦房的,基本上还是以草顶土房子为主。所以墼子是农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砌墙、盖房、箍窑、盘炕、泥灶台都要用它。
做墼子的地方,不在院子里,而是在屯子东头的土窑那儿。
现在是冬天,做完了墼子不好晒干,放在土窑里面,烧柴火烘一晚上,第二天就干硬干硬的,直接就能用来盘炕。
牛百岁把黄土堆成小堆,中间挖个坑,加上草木灰和干草碎,再添上水,脱了鞋就进去踩,几个老头也把鞋踢到旁边,跟着进去踩泥。
留一个拿了铁锹守在一旁查漏补缺,水多了添土,土多了加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