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贫困户赵家 (第3/3页)
也只有大家一起出去玩儿了,他们家大人才会默许孩子跟着去,但前提是帮老妈完成当天份的火柴盒数量。
试想,晚上糊火柴盒糊到很晚,却不舍得用电的家庭,是真的苦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一开始,跟老大赵成虎般般大的孩子还想着组织一下,去他们家帮着糊火柴盒呢,哪怕一个礼拜只去一天。
可赵家人跟二兴的老妈王美芬一样,属于人穷志不穷的好强性格,总觉得别人的帮助就是施舍。
即使是孩子们自发的帮忙,他们也认为都是孩子,总不能让人家白干活,可家里实在拿不出可招待的东西,连最普通的糖水也管不起。
结果就是,他们家拒绝了孩子们的帮忙。
类似的情况多了,久而久之,街坊邻居都了解了他们一家人的脾性,也就不上门给人家添乱了。
让人欣慰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家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辈的老大赵成虎,初中毕业后就一个人出去闯荡,吃过的苦、下过的力就不说了,没过几年回家后,不仅是附近人家里第一个买摩托车的,还是第一个万元户。
老姑娘赵亚楠更了不得,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考进了燕京的师范大学,当然资助她学业的就是他大哥赵成虎。
毕业后,老姑娘被分配到吉省大学教书,后来还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教授。
她找的丈夫也不简单,属于教师阶层第一批下海经商的,离职后开办了一个电脑组装公司,两千年之后就身价上千万。
老二赵成文只能算是一般,最没有出息的就是肉团子赵成武,因为他跟上一世的二兴有点像,都是家里的娇生惯养,长大后一事无成,也早早跟老街坊们断绝了联系。
据说30岁以后生了一场病,但病好之后再也不肯出去工作了,成天待在家里打游戏。
没有烟抽了就打发老妈去买,不给买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装死尸。
不过这时候的肉团子还是挺好玩的,不仅主动活泼,也没有那些被宠坏的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