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贫困户赵家 (第2/3页)
叫。
最小的妹妹赵亚楠,小名就叫老姑娘,很有东北特色。
这家人可能算是这一片最穷的了,他们的爸爸是下乡知青,在偏远的农村娶亲生了娃,还一生就是四个。
返程后,这位赵家的老大早已没有了他住的地方,因为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呢。
于是,就在赵家所在的第六排屋山头死皮赖脸地违建了两间屋,后墙就是铁路线,每天路过无数趟的火车能把家里的墙皮都震下来。
厂里不是没来管过,可他们家老大是返乡人员,条件实在太艰苦了,总不能真的推倒了让一家人睡马路上吧。
后来违建房的事反反复复查了好几回,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也加上厂里的干部的确同情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就慢慢地把违建房拖成了正式的公房。
那个年代谁家的住房都紧张,远近的邻居也想学他们家私搭乱建,结果厂里一点也没客气,来了人当天就给扒掉了,盖房的人还被工厂保卫处关了几天。
由于等级太高,那个年代的工厂保卫处拥有跟派出所一样的一部分执法权,当然只针对机车厂的职工,即使是家属还是归人家地方管。
赵老大回来后,被安排去了街道上办的一家铸造厂,由此可见,没根底没关系的人家,想要进机车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家厂子又叫做大集体厂,属于半私半公的小厂子,一个月也就18块钱,仅有机车厂工人的一半。
家里老婆是纯粹的乡下人,大字也不识一个,身体还不怎么好,但也得硬撑着给人糊火柴盒,多少贴补一点家用。
他们家四个孩子身上的衣服,基本上是靠别人的接济,因为赵老大的那点工资连家里人吃饱饭都不够。
他的父母只有父亲有退休金,弟弟妹妹家也不富裕,能帮衬的自然有限。
二兴上一世跟小辈的老三肉团子关系比较好,但也仅限于很浅层的交往。
因为他们的家里实在太穷了的,所以家长既不允许别人家的孩子来家里玩儿,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别人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