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3劣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53劣势 (第2/3页)

主阶级。

    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封建势力,他们的实力太过强大,控制住了新兴工业,也就是说,俄国也是个新兴的工业国,但是在国内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却不是现代工业化集团。

    是传统的农业贵族在主导着整个社会。

    他们也控制着新兴工业集团的规模大小、和社会权利。

    在1853年的俄国认为自己的国力强盛,可以向外扩张,但是在克里米亚遭遇工业国的阻拦,在自己的家门口,却被不远千里远征的英法击败。

    以传统农业贵族势力,控制新兴工业势力的社会结构,被证明是落后的。

    俄皇期望发动变革来改变社会权力构成。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俄国沙皇?他有几个师?

    作为传统的社会主导阶级,国家的统治者,地主贵族们的力量太过于强大。

    哪怕是沙皇在拉偏架,新生的工业化集团也完全不是对手。

    这就是人心的厉害之处,被打败了又如何?俄国庞大的体量还是欧洲宪兵,我们可是在家里击败了拿破仑,没有国家可以打败俄国,不能扩张又如何?食利阶级表示为什么要变法?要让出权力?大家一起保守不好吗?

    秦国不是面临灭国的危险,能变法成功吗?楚国之大,谁会想到自己会速亡?变法不就不了了之了吗?

    我大俄外无强敌,何必变法?

    这次改革有进步吗?有进步。但是进步了多少,有多少效果?我没有去具体研究过,但在我的认知之中,这次改革只是从传统的农奴制改变为了工奴制。

    这个社会给新兴的工业集团腾出了发展的空间,但传统的农业贵族还是牢牢的把控着权利,保持着对工业集团的压制。

    你们不是社会的主人,只是狗子和工具而已,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要不然大炮刺刀可不长眼啊!

    也就是说,如果俄国的非农人口有30%,那最少是四五千万人的非农人口,这个时期拥有这样的数量,已经快比得上一些工业国家的人口总数了,但为什么如此弱小?就因为这30%的非农人口里面,有非常一大部分是传统的农业贵族。

    他们在非农人口中,并不表示为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存在,而是处于一个对工业压迫的生态位。

    这30%的非农人口在持续不断的拉锯,以至于无法确定社会主流观念,完成对工业化转变进程的确认,不断的左右摇摆,来回拉锯。

    就像前面说的,拉锯,摇摆多长时间是个头?这一拉锯就是几十年,这一摇摆,就摇摆到了下个世纪。

    然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工人阶级苏维埃革命。

    直接越过什么工业化,资产阶级主导,直接工人爷爷上台,高利贷?资本剥削?都干碎!

    吃过苦的一代人热血奋发,斗天斗地,然后过两天好日子,后面就开始修,修着修着就玩完了,这是后话。

    把这个逻辑套入到日本身上。日本其实走的是德国的路子,他没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于是通过军队来为自己争取市场空间。

    在他的社会内部,通过战争来夺取市场空间。

    通过扩展市场空间来发展工业。

    通过发展工业,来发展军事工业。

    然后再反过来通过军事工业开拓市场空间,扩展生存空间的逻辑,已经得到了主流社会的确认。

    我认为这个逻辑认知,在日本得到朝鲜和台湾之后,已经无法阻挡了。

    想要阻止这个逻辑认知,就必须让日本吃败仗。

    只有在日本无法使用军事竞争,来为自己争夺市场的情况下,此路不通,被整个社会彻底确认之后,日本社会才会想办法掉头尝试其他方向。

    所以民国,日本之间必有一战。

    因为日本没有那么狂妄,直接上来就去挑战西方列强,抢人家的殖民地,所以只能和民国斗个你死我活,分个高下。

    所以日本必定要和民国的工业化势力分个高低,决个大小,来决定两国日后兴衰,存亡。

    那么作为民国工业化代表的两个集团北洋袁世凯,东北张克,可以使用这个逻辑链条吗?

    张克集团使用了部分,因为东北是完全的新兴市场,没有庞大的内部传统农业人口,在开始工业化后被挤出,然后进入工业。

    东北的工业人口增加,一方面靠的是通过压榨农民,农业税收来进行,政府为主导力量的投资拉动。

    一方面通过关税来确保自己小市场的完整,内部外部民间的投资。

    一方面是,关内开始工业化以后,大量无法吸收的传统行业破产民众,传统农业增长剩余人口出关到东北,进入工业领域。

    确实大大的增加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但我认为,就人口密度而言,东北是没有日本的内生化逻辑来的强烈的。

    如果说日本因为传统行业破产的流民不断增加,然后加速工业化,通过军事战争夺取市场空间来发展工业化,然后再加速传统行业破产,这个逻辑把日本自己变成了一驾完整的工业化运转机器,内部就是高压锅,推着走,停不下来。

    那么东北只能说是一个完成度只有一半的新型工业社会。

    就如同美国一样,就算主导的领导层再怎么想,社会内部的人民,还是想着过自己的好日子。

    社会上没有大量无处可去的失业人员,大家都不为生存空间发愁。

    有空间,就有异见,没有机器一说。

    而关内呢?北洋袁世凯治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俄国那个拉锯了几十年的问题。

    俄国几十年都没有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