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7对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47对手 (第1/3页)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袁世凯的政权情况,方便理解。

    根据1950年土地改革前的统计数据,地主和富农占农村总人数的9.67%,但他们却拥有40.55%的土地,人均土地达到7.7亩;而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7.77%的贫雇农(中农占地未记入)仅占有13.71%的土地,人均仅有0.48亩。

    山东,河南,河北三个省我用1亿人的基础数据代入。富农地主967万人7446万亩田地。

    中农5266万人2293万亩田地。

    贫农4777万人2293万亩田地。

    人口根据1910年数据三省共8.7千万人口,山东3.1千万人口,河南2.7千万人口,直隶2.9千万人口。

    考虑到三省都开发千年日久,田地因为40年间人口增长而强行开拓算百分之90。

    18035万亩×0.9×每亩产粮100公斤等于1623150万公斤粮食。

    3500万青壮年200公斤消耗700000万公斤。

    剩下的按每人130公斤计算923150÷130=7.1千万人口。

    实际人口8.7千万人口-3.5千万人口=5.2千万人口,7.1-5.2=1.9千万人口口粮,均衡一下按成年人算,用以前的东北数据×7=价值1.33亿白银的粮食剩余。

    按百分之15的损耗去除1.13亿白银,地主,地方官府,上缴中央大概都占有三分之一。

    大概3.7千万银子,和网上清末一年8千万两银子的财政大概对的上的,在专业人士眼里自然让人发笑,但参考给大家个概念是够了。

    粮食会随着进入市场,变成盐税,厘金,关税,或者直接地里种的不是粮食,是鸦片。

    但民以食为天,计算社会占比最大,最有价值的衡量物,误差最小。

    这章数据是关键,不理解就看个寂寞。

    大家觉得是清末系统化的税收体系,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多?

    还是民国军阀混战,税收拿走的多?

    很反直觉,绝对是系统化的精细税收系统拿走的多,随着清庭的崩溃,要被收走的田赋,一部分变成口粮,滋养人口,这不难理解吧?没了绝对权威从农民手里抢口粮,你恶上了天,都不好使!少部分恶霸买新式步枪,去抢农民口粮的,当我没说,他们这生意赚了?赔了?都是概率问题。

    本来系统化收粮食,然后进入市场流通,繁生出工商业,粮食进入市场越少,工商业越萎缩。

    所以清末人口增长,社会越来越穷,人均越来越少。

    整个民国就是看谁可以内收田税,发展工商业,外交用软,用强,相对来说反而是枝节。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漏风的房子,收上来多少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