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章重文轻武的后遗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70章重文轻武的后遗症 (第1/3页)

    赵匡胤借鉴自已手握兵权才轻易上位的经验。在宋朝江山基本稳固之后,开始剥夺武将兵权。

    首先把手握实权的大将和地方节度使集中到京城居住,赏金银赐宅地,与皇家联姻。最终目的是让其交出兵权。

    不得不说,这种杯酒释兵权的温和做法远比汉朝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大杀功臣强上百倍。也算给其子孙后代积了点阴德,所以才能在南宋时期再次上位。

    第二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来路不明。”烛光斧影”已成千古谜案。至于赵匡胤之死是他杀,还是意外死亡,近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仍无定论。

    然而他却继承了哥哥的衣钵,把重文轻武发挥到了极致,且作为祖训世代相传。以至于国富而军兵积弱,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每次都以赔偿巨额金银了事。

    第三就是体制的问题,由于上述原因,历朝历代的宋朝皇帝都把老弱残兵留在地方,交给地方文官管理社会治安,而精壮士兵皆调到京城,交于太尉和枢密使或指挥使多头管理,互相牵制,统一听命于皇上,称之为禁军,总数高达百万之多。

    这样的弊端就是地方兵力太弱,再加上走后门上来的各级武官,对付些乌合之众还算可以,稍强一点的就束手无策了,甚至大败而归。若遇外敌入侵,更是毫无还手之力。

    赵氏后代的君王们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不务正业,艺术成就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当中有诗词名家,大书法家和画家等等,至于踢球和木工等一般小技根本不值一提。

    如此一来,正事儿被荒废,满朝文武见皇上都如此的不着调,纷纷结党营私,攀权结贵,腐化堕落成风,朝野上下贪官污吏多如牛毛!

    受苦受难自然是老百姓,有苦说不出,有冤却无处申诉,以至于官逼民反,大小起义者如同星火燎原,按下葫芦瓢又起。

    在国内事务上虽然地方军事实力弱小,却能调集各地节度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