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埋伏一手 (第3/3页)
侍中、平阳赵侯?”
“是我。”
赵基摆手示意,一个卫士走到曹纯身后,将皮索解开。
曹纯揉了揉手腕,拱手:“罪臣曹纯,见过赵侍中。”
“我很疑惑,你怎么会在这里?”
赵基端起水杯饮一口,眯眼沉吟:“可是奉曹操之命,入朝行间?前番丁冲谋刺,又有桓典刻意挑拨矛盾……如此说来,桓典的腿伤应该是好了。”
“不敢。”
曹纯又拜,扭头看一名卫士:“罪臣入朝,是为谢罪,祈求朝廷饶恕家兄。”
这卫士手里捧着一口剑,卫士疑惑看赵基,见赵基点头,就将这口佩剑还给曹纯。
曹纯解开剑鞘铜环,从剑鞘底部取出一封帛书,双手捧着:“这是家兄血书,伏望侍中公明鉴,宽恕家兄。”
张瓒上前接住帛书,转手递给赵基。
赵基翻阅这份暗红血书,鬼知道曹仁拿什么东西写的。
好在大量公文阅读、熏陶下,他一眼就能解读这份血书,就看左右说:“血书斑驳,还是墨书工整,易于辨认。”
没人答话,赵基抓起血书晃了晃:“我还是怀疑你以进献血书之名,行奸细之实。这关系全军成败,恕我不能相信,我还要深入调查。”
赵基扭头看张瓒:“取笔墨给他。”
又看曹纯:“为你兄长写一份劝降信,要写他能看明白的降书。我能向你保证,他若有功于朝,自会免除死罪,良才授用。至于足下,就先去晋阳吧,那里有适合你做的工作。”
“喏。”
曹纯拱手长拜,直接入朝当官……他也受不了这么剧烈的转折。
很快,曹纯写了一份五百余字的帛书,用来劝降曹仁。
赵基检查劝降书时,就问:“你是来见我的,还是要入朝拜谒桓典?”
曹纯不语,赵基扭头问抓曹纯的斥候队长:“可有逃亡、抵抗举动?”
“有,我等马快,擒捕了此人与骑从护卫。”
赵基闻言,又看曹纯:“如此看来,足下是曹操死间,奉命入朝勾连桓典,只是不巧被我军斥候擒获,这才矫言欺我,以乞降之名,想从我这里脱身。”
曹纯依旧无语,只是看赵基手里的劝降帛书。
赵基扭头看韩述:“派得力人手入朝,命朝廷彻查桓典勾结曹贼之罪状。让他们快些查,我等得了,军情等不了。”
韩述一本正经拱手:“喏。”
见赵基乘机发作只是要搞桓典,曹纯也安心不少。
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事情,已经管不了了。
其他人,包括他自己,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至于更长远的事情,已经不是曹纯可以展望、应对。
看着曹纯被带下去,赵基将血书、劝降书捏在一起,怔怔望着。
很多事情,提前埋伏一手,能省去未来很多麻烦。
比如眼前,就有机会。
虽然有些不道德,可不道德,总比死几百、几千士兵好。
曹操,还真不能死。
国贼这种东西,总得有人来当。
曹操不当,难道自己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