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埋伏一手 (第2/3页)
中常侍。
所以也就别指望荀氏家族能有什么刚烈门风,荀攸这一脉够硬,结果祖父、叔祖父并列郡守、国相,一前一后死去。
荀攸早熟、多谋的背后,是阴郁、敏感、黑化的童年。
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一步,荀氏八龙这边,最出名的荀彧效力于曹操,荀彧的兄弟荀谌效力于袁绍,从袁术身边挖出一个假死、易名的荀氏八龙子孙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想要拉拢汝颖之士,韩融跑了的情况下,只能从陈纪、荀攸身上费心思。
荀攸的履历很好看,是大将军何进征辟的黄门侍郎,曾参与了谋刺董卓并被下狱,是经过董卓考验的忠烈良臣。有外放任城国相、蜀郡郡守的资历,虽然没有就任,但拜官程序都走过了,这两个履历自然没问题。
三十九岁的荀攸,征拜九卿,也不算突兀……可就是缺少必要的侍中履历。
赵氏新政下,侍中才是国家枢要,反而不方便给荀攸,直接征拜九卿,倒也算是合适。
就这样,月色之下,一帮人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安置荀攸位置。
把荀攸安置妥当了,颍川战场就好解决了。
颍川都解决了,汝南还远么?
与大将军陈王接壤后,也就可以遥控陈国的军队参与围剿曹操。
或许,还有机会困住赵基,迫使赵彦、赵基一起入朝辅政。
经历这半年的动荡后,把赵彦、赵基留在桌子上一起执政,对所有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赵彦证明了他掌控全局的能力,赵基也证明了统兵征战的能力。
他们有资格位列公卿,与众人同掌朝政,同享中兴汉室的荣耀。
就这样,半夜议论后,做出决议:征拜蜀郡郡守荀攸为将作大匠,从最低级的卿位开始做起。
来不及休息,又立刻通知董承、淳于琼、荆州军中郎将邓济,下达全军东征曹贼,就食于敌的作战计划。
为了压制异论,也宣告各军,这次依旧是天子亲征,将与常胜的侍中赵将军合兵于酸枣后,联军进讨曹贼于陈留。
要么立刻起兵配合赵侍中讨伐曹贼,要么赵侍中先来讨伐你们……你们自己选。
公卿们将选择题抛给这些将领后,才来劝皇帝再次亲征。
他们有信心劝动皇帝,皇帝也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对御驾亲征一事很有兴趣。
就在赵基胁迫之下,公卿主动配合出兵之际,曹操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赵基渡河的次日,已进驻荥阳,做战前休整,等待斥候侦查四方。
这种时刻,曹纯被斥候绑来了。
曹纯今年二十六岁,他十四岁时丧父,就与曹仁分家。
曹仁带人去了江淮创业,黑白通吃;产业多数留给曹纯,孝期结束后,曹纯十八岁时拜为黄门侍郎,就这仕途,领先赵彦二十五年。
相较于动不动就杀人搞事情的曹操,曹纯更受朝廷各方的喜欢。
赵基很意外,审视曹纯,曹纯身高七尺有余,中人身形,除了皮肤比较好外,五官平庸,还不如韩述面容硬朗。
而曹纯就比较狼狈了,双手反剪被皮索绑着,也抬头观察赵基:“阁下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