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什么?新书有签售?! (第2/3页)
原因。
方星河做人朋友的原则是:重大问题只劝一次再提一次,非重大问题只提供中立观点,劝都不劝。
而面对韩涵……他不觉得两人现在已经是朋友了,所以提都不提。
“我没有建议可以给你,你的人生你做主,我觉得你有足够的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好!”
韩涵十分振奋,仿佛真的从方星河这里得到了动力。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里,他还是过得很难受。
因为那场规模巨大的批评还是如期而至了。
以各大院校中文系为主力的文学评论界完全不认可《三重门》的水平。
这件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只是规模没有现在大,历史上并没有一本更出众的《苍夜雪》挡在前面,所以很多人对年轻孩子算是非常宽容。
现在不一样,现在所有人的标准都被方星河拔高了不止三五分。
唔,难防系过于卖力的吹捧,也激起了相当程度的逆反心,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批评的规模有些超标了。
“强行把一些段落拼在一起,就能称之为了吗?我们的标准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教授,我必须公允的讲,这部的文字水平不如我们学生的课堂习作,韩涵还是更适合去写一些短小精悍的东西,他驾驭长篇的能力太差太差了。”
“第一时间将《三重门》列为文学赏析课的素材,交给学生们尽情讨论,结果对于韩涵来说恐怕相当不尽人意——百分之百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庸碌之作,文字水平中等偏上,行文散碎不似,结构松脆一戳就破,哪怕把方星河拉出来当背景仍然显得无病呻吟,不明白它怎么能卖那么多。”
“和《苍夜雪》相比,《三重门》不配沾青春文学的边儿!”
“这只是一个少年无聊的青春期苦闷,可能它的确更现实,但是它也太无聊了。”
“我们被方星河拔起的期待,正在被陈家勇韩涵之流重新抹去。”
“可以下定论了,方星河超越了时代,其余者都是时代里的庸碌之辈。”
韩涵怎么都没有想到,当他挂断电话后,那就是他们两人近些年最后一次通话,也是情感上距离最近的一刻。
媒体、家人、团队、不怀好意的难防系,共同制造的对立像是一座大山,山这边还有他心里的委屈和不服气,山那边才是方星河。
一条鸿沟,自然而然的成型,让别扭少年忽而开始后悔打了那通电话,忽而又后悔没有再打出下一通。
可方星河却对一切安之若素,随便事态如何发展。
3月中旬,被喷到破防的韩涵终于写文章公开回应,回应的是那些用方星河去极尽贬低他的声音。
“感谢你们的不看好,但《三重门》卖到100万册了,我听到这个数字后,哦了一声,继续鼓捣我的机车。
许多评论都说我是一个对文学痴迷的孩子,那说明人们不了解我,我对篮球痴迷,对足球痴迷,对美术痴迷,对摄影痴迷,对旅游痴迷,但不对文学痴迷。
我能想明白大家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批评我,现在批评我有流量,同时扯上我和方星河,便更有流量,我很喜欢方星河创造的这个词,且为那时曾嘲笑他被人抱住猛蹭而感到抱歉。
现在,我也被一群奇怪的人抱住猛蹭,才懂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像是被一个腋下带有强烈狐臭的丑女贴在身上,她拼命掏我的裤兜,我一时间竟分辨不出来,她到底是想劫财还是劫色。
劫财我有,劫色请你们去找方星河。
我和他道不同,原本并没有硬扯在一起作比较的必要,待到噪音平息,他大概率还是会去好好学习,努力强大自己,而我还会是那滩烂泥,继续做一个‘不求上进不务正业’的随心所欲小混混,你们最应该重新回到他身边,继续围着他转,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浪荡着。
那些想看我们吵起来甚至打起来的心怀叵测之辈恐怕要失望了,我们是背向而驰的两趟列车,在新概念大赛上交汇,然后一路驶向各自的方向,永远不会撞车。”
方星河第一时间看到后,就一个感觉——团队终于还是说服了韩涵本人。
这篇文章乍一看没什么力度,但却表达了非常微妙的态度。
第一是给韩涵立起了一个“文坛浪子”的人设,“不爱文学”这句话本质上是在和方星河进行切割,意思是我什么都喜欢唯独不喜欢文学,尽管我随便写写就能卖几十万,但我和方星河不一样,我们不在一条赛道上。
第二点从前面延伸出来,进一步明确了韩涵的定位。
他的团队,瞄准了那群反感应试教育的愤青,以及所有方星河的黑粉。
“截然相反背道而驰”是立场,“随心所欲安静浪荡”是态度,目标人群看到后,必定会将韩涵引为知己。
现在这年月,不爱学习渴望自由的小年轻可不是少数派,大学甚至社会中也不乏韩涵的受众。
第三是传达了不愿意跟方星河直接竞争的隐晦信号。
永远不会撞车的意思很清楚,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走你的独木桥,咱们各玩各的,谁也别妨碍谁。
这明显不是韩涵的手笔,看来,随着个人价值的放大,韩父和那位路叔,终于还是将他往偶像路上开始操作了。
前世的时候,韩涵的火爆就有很大程度的巧合因素+运作因素。
对于《三重门》,方星河没有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真实评价是:“一个顶级的段子手用最贴合时代的茫然内核拼凑起来一部能够让城市青少年完全共鸣的意识流,跨越时代去对比:平庸之作。搁在当前的窗口期,有效击中了目标群体的内心。”
天天在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