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153章 蠢蠢欲动的洪流 (第1/3页)
谁知孙泽涛表述的出国,尤其是外国语学院出国,主力都是去非洲:“可不是咋的,援助非洲闹革命呀!”
让卫东不知怎么就想起章兰芝靠在非洲树上扭来扭去的样子,哈哈大笑。
心头真的没什么酸涩:“那关于到欧美,尤其是花旗自费留学有什么渠道吗,我有个朋友非常想去。”
假鬼子肯定不会嘲笑他是无中生友:“自费啊,一年三四十万的费用有几个负担得起,出去后当然就可以打工赚钱,但起码第一年要有。”
让卫东肯定不会装财大气粗,只默默开车倾听:“嗯,然后呢?”
孙泽涛确实了解:“公费留学是大家去争抢极少数的官派名额,可实际上你知道谁最容易拿到,大家能争抢的就更少了,自费就自由得多,只要你拿到任何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能去办理护照签证出国读书,这里面护照是因为录取通知书才可以去办理,签证则需要你有几十万的留学费用、语言能力、以及相关学历审查,有些国家大使馆要面签,当面聊聊决定是不是给签证。”
说到这里还指了指外面经过的国际大厦:“喏,花旗大使馆就在那后面的使馆街,好多人傻乎乎的去那里想找机会,怎么可能。”
让卫东就没那么傻。
他一贯都是直奔目的:“那怎么才能获得录取通知书呢?”
外院学生忽然笑起来:“办法很多,之前有位老哥,到平京大学的图书馆,把所有能找到的花旗大学地址挨个儿抄下来,然后一封封写信过去,结果真获得了加州长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以现在每天都有一大堆人寄一大堆信件给国外大学。”
让卫东也笑:“嗯,这个创意被太多人模仿,就意义不大了,还有呢?”
孙泽涛慢慢认真:“其实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人家也不知道你有没有读大学的能力,所以要自费留学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参加托福考试,就类似我们的语文考试,但全部是选择题,测试对英语掌握的学术能力,81年举行了一次,然后就停了,据说可能明年要重新开始,院里有听说这风声。”
让卫东当老保安的时候,肯定也听过这个考试,但了解程度仅限于这俩字。
“我朋友可以说就是除了外语好,其他都一塌糊涂,所以参加托福肯定是她的途径,明年吗?”心头牢牢记住,但又不想自己去沪海面对面,咋通知呢。
孙泽涛靠在椅背上:“其实每年都有,只是这两年就只有想办法去HK参加托福考试。”
让卫东嗤声:“去HK跟出国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好好准备,迎接明年可能的考试。”
孙泽涛又有点开玩笑的口吻:“那他就是想出国了,留不留学都是个幌子,其实大多数人都这样,那么除了公费、自费留学,还有个办法就是海外关系帮忙随便联络所什么学校,那不就简单得要命了。”
废话,这个途径让卫东都知道:“那还不如嫁个老外出国呢,最简单。”
孙泽涛哦:“女的啊,的确这个办法最简单,尤其沪海那边这种风气最盛,东瀛、莫西哥、阿根庭,反正只要能出国哪里都可以嫁,就跟农转非似的。”
让卫东还是忍不住嘲讽的哈哈大笑了。
这个比喻太形象。
农民为了跃出农门,成为非农业人口,可以说是拼了命的在找路子,可实际上城里人又拼了命的出国,等出了国又想出地球吗?
人的欲望还真是无穷。
可金卓群不就是拼命农转非,人家就很清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