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哪壶不开就别提哪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44章 哪壶不开就别提哪壶 (第2/3页)



    可实际上隔壁屠宰场的下水产量是每天一万五千斤!

    哪怕处理、烹饪、表面烘干以后还是有四五千斤。

    这特么得三条线才够啊。

    那就三个口味吧,总不能盐焗的和五香的混在一起做。

    让卫东发现自己又有点闻到这味儿就想吐的感觉,身处其中反正很快失去了对这个口味的判断。

    只剩下不停的算算算。

    没有手机、电脑上随处可得的计算机,让卫东上回去粤州偶然看到过那种巴掌大的计算器,没注意就没买。

    现在后悔死了。

    经常算得稍不留神就错一位数,然后结论大相径庭。

    只能反复算。

    他之前不是给老领导表示过这玩意儿做出来,卖八分或者一毛一袋。

    下酒的话,四五个就能滋好几杯了。

    这么算下来,一斤就是七块多,其实也比腊肉贵不到哪里去。

    还分零开袋即食。

    唯独就是不知道这玩意儿,经过紫外线杀菌、抽真空包装、高温消毒以后,到底能存多久。

    总不能现在做一批等到一年后确认没问题再卖吧?

    纠结。

    总之每回来食品厂,董雪莹看见让卫东想得头发都要掉了,尽是在做乘除法或者满脸闻不出肉味的纠结就笑得要命。

    那几个西山厂过来的管理人员也是。

    来之前还兴奋天天可以免费吃肉,结果闻了半个月就腻得不行。

    更别说吃。

    所以现在上班都是戴口罩甚至加鼻塞,口呼吸还好受点。

    让卫东宽慰他们:“半年,半年后你们看谁不顺眼,就忽悠谁来这边上班,然后……希望今年把楼修起来,产线都安排进去,每层楼一个味道,没事儿上下多走走,可能就好受点。”

    董雪莹正在跟着笑到胸疼。

    李会计从即将拆掉的平房跑出来:“董经理,电话,说是省里面找过来的。”

    这电话也是邮电局这一波顺着来买卫生巾,特批光速安装。

    其实已经是层层传递的信息了。

    冯主编联络韩国斌,再打电话到兵站招待所的办公室,又通知目前江州最高职务的工厂沈经理,她才知晓方位的联络到食品厂。

    卫生巾进供销总社的事情,要让卫东去平京面谈。

    层层转达的意思不知道有没有偏差,反正主题是实际上82年平京造纸厂曾经从东瀛引进了条卫生巾产线,现在当然在吃灰。

    而平京销售的大学生们已经把第二批的五万包卫生巾拿过去跟收录机一起狂卖各大高校。

    其中有个家伙差点还进局子了。

    所以供销总社他们也去送过样品了啊,还叫让卫东去谈什么。

    沈翠月请董姐姐转告男人的就是:“这种事情很得罪人吧,进京要小心点,把弟弟都带上,枪就不要带了。”

    搞得让卫东回江州的船上,都有点怀疑沈老三是不是从古时候穿越过来,跟自己这个重生四十年的频道混淆了。

    她还以为是押解进京要被八旗子弟收拾吗?

    董雪莹就信了:“带上吧,鸡鸣狗盗总有自己的用处。”

    让卫东主动报备:“她这是在强调要带着她吧,早就说了我去平京办事带着她,因为顺着老于,我还认识一人……走,船尾去说。”

    本来让卫东是要把双排座开回江州的,但一同回江州的婆娘说算了,反正江州有面包车了,经常回商州的让卫东也要有车用,而且那空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