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2章 总制北疆,令出则山海可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52章 总制北疆,令出则山海可移。 (第1/3页)

    却说李翊组建考察团,前往幽州进行实地考察。

    打算找到一条适合幽州自己发展的道路。

    考察团队俱唯李翊马首是瞻,纷纷表示,他们会拥护李翊的决定。

    言外之意,他们都希望由李翊拿来主意。

    毕竟幽州的开发工作十分艰难,肯定是需要从其他地方调动资源的。

    而考察团队中,只有李翊有这样的权力。

    李翊乃对众人说道:

    “幽州之事,幽州决之。”

    “昔禹治水,随山刊木。”

    “管仲治齐,通货积财。”

    “今当因地制宜,宜走访其境,然后拿定主意。”

    李翊的意思也很明白,你们怕粘锅,不敢拿主意。

    让我这个领导来拿主意,那我也不能马上拿出来。

    必须得亲自去实地考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了,大体的思路还是有的。

    幽州苦寒,搞农业肯定是走不通的。

    那么无非就是发展纺织业、盐铁贸易,边境马匹、牲畜贸易、临海捕鱼等等。

    不过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道理大家都懂,可具体该怎么做,怎么实施。

    那就是考察团队数不尽的工作了。

    所以,李翊决定继续北上,往更加寒冷的右北平郡出发。

    并为此行,定下了四个目标。

    第一,堪地理。

    考察团队此行须度山川险易,然后根据地理环境来因地制宜。

    第二,访耆老。

    通过询问疾苦利病,来了解当地百姓的真实民生状况。

    第三,测气候。

    如果时间允许,考察团队还要记录寒暑雨旸。

    第四,察边贸。

    通过核胡汉市价,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

    目标定下之后,考察团继续北上。

    边赶路,边记录。

    风土人貌,地理环境,民生状况皆在其列。

    行至一座山时,李翊问众人这里是什么山。

    左右答是徐无山。

    李翊便问左近县民为什么这么少。

    左右人便解释说,徐无县有一个名士,名叫田畴。

    此人原先是刘虞属下,公孙瓒杀刘虞之后,他便隐居到了徐无山中。

    营造了一块地处深远险峻,却又很平敞的空地居住。

    田畴亲自耕种粮食用来供养父母。

    由于他能力突出,品性高尚。

    很多百姓都跑去归附他,几年时间,其麾下人口就达到了五千多户。

    由于田畴麾下人口越来越多,大家就一同推举他做右北平郡守。

    田畴便强调说自己隐居在这里,不是为了图安乐的。

    如果你们要跟着我,就得听话。

    众人答应,田畴便制定了有关杀伤、盗窃、诉讼的法律。

    规定犯法重的人治死罪,其次的也要抵罪,共有二十多条。

    此外,还兴办了学校,加强了与乌桓人、鲜卑人的沟通。

    可以说,田畴能力是相当杰出的。

    李翊听完田畴的故事后,便谓左右人说道:

    “……田畴虽有才学,然非朝廷所命。”

    “吾令行至此,彼聚众自专,藏匿人口。”

    “使官府不得征税役,非法也!”

    于是命许褚带兵去将田畴抓起来。

    甄尧急忙谏道:

    “……丞相!”

    “向者田畴隐徐无山,百姓归之,推为首领。”

    “畴乃制律令、立庠序,通乌桓、鲜卑,俨然一方之治。”

    “其人名重北疆,士民仰之若父母。”

    “若遽以兵加之,恐失人心。”

    “宜先礼后兵,示以恩信。”

    “惟望丞相三思!”

    李翊沉吟良久,才缓缓颔首:“善。”

    于是更令许褚,让他持书往召。

    谕以朝廷之意,请田畴来见。

    若其不从,再行征讨。

    许褚领命,即携虎卫,往徐无山去。

    野人田畴,初聚众于徐无山时,已达五千余户。

    又在俊靡、无终聚众两千余户。

    前前后,三县已为他累积七千户众。

    遂自结坞堡,生存在南边汉人官府和北边乌桓、鲜卑部落的夹缝之中。

    由于田畴领导有方,所以不论是袁绍、公孙瓒之争,亦或是李翊的北征辽东。

    两场大战事,都未波及到田畴的户众。

    他所治下的徐无山,算是幽州少见的世外桃源了。

    一名三十出头的文士,身骑大马,腰挎宝剑,策马缓步驰骋于农田之中。

    身后从骑,俱只佩刀,并不着甲。

    田里的农夫见了这文士,都会向他问好,然后致意行礼。

    望着众人劳作的身影,文士在马背上不禁发出一阵感慨:

    “今岁年景颇佳,当得丰稔,庶民除饱食之外,当有余粮。”

    左右人皆为之称贺,说道:

    “……此皆赖府君仁政,吾辈方得安乐!”

    文士一蹙眉,喟然道:

    “公等慎勿称吾府君,吾非常朝命官。”

    众人纷纷答:

    “……朝廷虽未有诏,然我等只认田府君。”

    原来这名山羊胡须的文士,就是田畴。

    就在众人闲聊之时,忽见山背方向,奔来数骑。

    田畴眯起眼睛,心中扬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往常这个时候,都是鲜卑人、乌桓人来找他们“借粮”。

    当然,这里的鲜卑、乌桓俱是指塞外鲜卑、塞外乌桓。

    与此前被李翊平定掉的三郡乌桓,并非同一批人。

    田畴是刘虞的属下,他的对夷狄政策跟老领导差不多。

    都是选择安抚优待为主。

    鲜卑、乌桓借粮,田畴便借了。

    虽然都是有借无还,但总比爆发战事冲突、死人好得多。

    毕竟一场战争所靡费的开支,远远超过田畴所送给夷狄的资费。

    “……田公,那好像是汉人骑兵。”

    有眼见的下属,伸手一指。

    指出迎面来的骑兵队伍,并不是胡骑。

    田畴乃道:

    “目今幽州已降刘备,我等乃是‘化外之民’,官府早晚会对我们下手的。”

    田畴心里明白,刘备的人早晚会来找自己。

    不管他把当地百姓待得有多好,任何政府都不能容忍一个非法政权存在。

    此前没来人,只是单纯自己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

    如今来人了,就说明有官员注意到了自己,然后上报了。

    “幽州或许来了大人物,我等且迎上去看看。”

    田畴一招手,示意众人跟他一起去见迎面来的汉骑。

    两队骑兵照面,互通姓名之后。

    许褚直接开门见山:

    “足下既是田子泰,就请随我去见我家丞相罢!”

    田畴笑道:

    “在下不过是一山中野人,丞相乃是千金之子。”

    “怎会想要见我?”

    许褚淡淡回答:

    “丞相吩咐,俺们岂敢多问?”

    “汝只管随俺同去,何必多言。”

    众皆觉许褚言语无状,欲待拔刀。

    却见他身躯壮硕,面色凶狠,一看就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乃放弃了这个念头。

    田畴一捋胡须,旋即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许将军远来辛苦,不妨先随在下到正堂一叙。”

    “我命人杀猪宰羊,以慰劳诸位将士。”

    许褚不假思索答:

    “丞相命汝等即刻前去,并未叫我等留在这里饮宴吃肉。”

    “况吾等公务在身,尚未办妥丞相交代之事。”

    “怎敢因私废公?”

    田畴见许褚油盐不进,已知他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主。

    并且相信了许褚的身份,也相信了请他去的人肯定是当今齐国丞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