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56章:刑徒 (第1/3页)
“徭役轮戍,是先人定下来的制度。”
“何况我大秦以耕战立国,哪里能在这方面减轻管控呢?”
元年夏末,风雨还在酝酿的时候,
在嬴秦的朝堂上,
又有官员向二世皇帝提出了意见。
因为扶苏有意更改“戍兵”的政策,让其和徭役的惩罚同等——
按照律法,
如民夫服徭役迟到,那么会根据其迟到的天数,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或罚钱、或肉刑。
但如果是作为士卒,被征发去服兵役,戍守某地,那么迟到的惩罚就要十分严重了。
“失期者当斩首!”
扶苏在上郡的时候,
就遇见过这样的事。
他甚至还询问蒙恬,为什么要如此严苛的对待这些从遥远之地,被征发来服兵役的士卒。
蒙恬告诉他,“治军和治民,并不能混杂起来。”
“民生之中,经常会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所以在处理这些事上,要考虑很多,也要学会权变。”
“毕竟一些常见的意外,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军队却不一样。”
“训练士卒的目的,是为了作战。”
“如果管理松散,以至于在战场上出现了意外的话,那造成的问题就太大了!”
“军令如山”的道理,
可是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血泪总结出来的。
扶苏听了,虽然心中认为其有些道理,却还是觉得过于严苛了。
他说,“现在天下已经统一,战事并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征调的士卒可以减少一些,对他们的要求也可以放松一些。”
“百姓征战太多年了,承受的苦难也太多了,现在他们正是需要缓一缓的时候,怎么还能拿战时的要求,去严格的对待他们呢?”
蒙恬想说:
文恬武嬉,就是从微末之事上开始的,哪能因为天下安定,就放松武备和训练呢?
长公子学习儒家的智慧,怎么会不读《孟子》,不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呢?
但最后,他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只是告诉扶苏,“这是朝廷的制度,我身为军人,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于是,
等到扶苏继位后,
他便提议将那“失期当斩”的规律改变。
但落在朝堂的贵人眼中,这就有点触犯大秦的根基了。
秦国能一统天下,
首要在于军事强过六国,因此可以横扫。
而且军功爵制实行了百多年,上下得利者不知多少,
哪能因为天下统一,就废弃这个制度呢?
北边的匈奴,
南边的百越,
乃至于东渡大海,至今没有被找到的齐国余孽,
都是大秦锐士的敌人,都可以带来新的军功嘛!
但扶苏的态度很坚定,黑状也重新登上朝堂,对这位新帝表示了极大的拥护和支持。
黑状做事,还是比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要成熟很多的。
他复出之后,很快联络上了跟黑氏交好的那些官员,以利诱之、以理服之,让他们支持起了二世皇帝。
于是最终,
双方各自退让了一步:
边防乃国之大事,
现在长城还没有修好,匈奴又有卷土重来的势态,不能够疏忽。
所以上郡那边的戍守,要遵循旧制。
但是在内地和东北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