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小瞧天下英雄了! (第2/3页)
脆就是家用渔船,装三五个人就要沉了,而且无论大船小船,全都是以跳帮作战为主,基本没有额外的防护和火力点,毕竟以前“川并众”在木曾川、长良川上也只是打劫一下零散行商,对大规模正面交战没需求。
这就是尾张知名河盗“川并众”的全部实力了,六十多条船顺流而下,放在河道上,先不谈战斗力,仅就从气势上来说,还是很足的。
中村弥九郎指挥着内河水军在松仓城附近停下了船,很快提前派去的手下就回来禀报了,“主公,野原殿下说他们可以自己渡河,请您只要提供掩护就可以了。”
“不需要我们帮忙吗?”
中村弥九郎微微诧异,他之前好像没看到弯津人带水军过来,原本是打算利用“川并众”的船,先把弯津军运过河的,结果原野不需要?
他一时莫名其妙,那弯津军怎么过河?不过河又怎么给伊木家和大泽家施加压力?
难道是怪他没有亲自去请吗?
他正在船上疑神疑鬼,忽然发现弯津军动了,大批士兵涌出城池,开始向着河岸聚集,速度极快却又井然有序,像是练习过几百次一样,而聚集还未完成,已经有一批穿着皮甲的士兵开始在河岸处打桩,还有士兵用脚踏式鼓风机开始给牛皮筏子充气,充好后就拖着铁链、绳索飞快往对岸划去。
整体而言,干活的这些皮甲兵速度同样很快,也同样有一种练习过几十几百次的独特美感,而且无论是在干活的皮甲士兵,还是迅速聚集的黑漆扎甲士兵,都一声不吭,要是排除掉打桩的“呯呯”声和偶尔的竹哨口令声,就像一幕独特的哑剧一样,隐隐让人心中发寒。
站在船上的中村弥九郎一时看呆了眼,但弯津军明显不想他们闲着,很快一名背插葫芦旗的低级军官骑马跑了过来,毫不客气,远远就厉声高喝:“殿下命令你们去北岸布防,马上服从命令!”
“呃,好!”中村弥九郎反应过来了,原野明显不想让手下们坐他们的大小船只,乱哄哄地过河,要自己搭桥过去,那就随他的便吧,他又管不了原野。
他立刻指挥“川并众”的船只去了河北岸停靠并上岸列队,以防被美浓小股部队偷袭,杀伤前期渡河打桩的弯津工兵。
其实也用不太上他们,弯津工兵扯过绳索、铁链之后,弯津军已经有先头部队也乘坐皮筏过来设立防御阵地了,大概让“川并众”先滚过来,更多是怕他们在河里乱窜引起混乱。
事实上,这次行动的主导权莫名其妙就转移到弯津军手里了,中村弥九郎这五百多个人成了看热闹的,根本无事可做。
只是这年头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原野身份地位也远远比弥九郎要高,中村弥九郎、前野长康、蜂须贺正胜这些人倒没什么不服的,只是前野长康望着这一幕,迟疑道:“这来得及吗?要不要我们按之前说好的,现在就把船连成浮桥给野原家用用?”
他们有把这六十多条船连成浮桥的计划,这还是弥九郎提出来的,只不过不是行动初期,而是要搞定了伊木山城和鹈沼城之后。
不然万一美浓人不肯屈服,非要和他们硬拼一场,他们还打输了,他们却把船都串起来了,到时跑都没地方跑。
结果原野却一开始就要在木曾川上建一座桥,这时间来得及吗?
到时伊木清兵卫和大泽正秀整理好军队,率大军连袂杀来,起码也要有个三五千人,凭他们这五百多无甲兵和弯津军划皮筏子过来的百多人,能顶多久?
背水而战也不好打啊,后面没退路,人心惶惶,也没有腾转阵型的余地,怎么想都没赢面!
“等等,不对,野原家的人速度好快……”
中村弥九郎、前野长康等人还没拿定主意,要不要提前把船串起来当浮桥,免得原野瞎折腾,而一直很少说话的蜂须贺正胜却很快发现了情况有异,野原家的这些皮甲兵好像是专门训练出来的,从工具到施工材料,都早有准备。
他们用皮筏子扯过了绳索,又把绳索扯回去,两头装了滑轮,已经在往河对面轻轻松松倒腾预制桩木、梁木、横木、斜木和木板,开始从桥墩向河中心方向,水平安装第一层悬臂梁。
悬臂梁的一端插入桥墩的预留孔中,并用铁钉固定,另一端则悬空伸出。
在每层悬臂梁的下方,则斜向安装支撑斜木,一端顶在悬臂梁上,另一端固定在下层的支撑结构上,形成三角形的支撑体系。
如此两岸层层以铁索为基准向中心推进,顺便以崩紧的铁索为辅助支撑,根本不用在河里费时费力的建桥桩,哪怕桥还没建好,已经可以大概看出雏形了——一座高出河面近两米的铁索悬臂桥。
而且建造速度极快,全是早就打好孔的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