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1章 熊津港驻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51章 熊津港驻军 (第3/3页)

刚刚援助了义慈两万具铠甲,五万倭刀,我家大王眼下形势不好,故而来向大唐求援。”

    张柬之眯着眼道:“竟有此事?”

    道琛叹道:“正是如此。而且义慈手下的军队,装备也远比我们精良,所以我们才厚着脸皮开口,又向戴寺卿要了一万唐刀。”

    “只不过,与倭国援助义慈的军械相比,还是少了许多。当然了,我们并非抱怨,只是担心接下来与义慈的战争,会变得异常艰难。”

    张柬之忽然道:“你刚才说倭国给了扶余义慈两万铠甲?”

    道琛面不改色道:“根据细作来报,应该不错。”

    张柬之道:“据我所知,倭国缺铁,牲畜也少,国内战甲极为稀缺,哪有多余的给你们?”

    道琛转头看向金燕,道:“难道是细作传来的消息有误?”

    金燕道:“也有可能。”

    张柬之又问:“你刚才说扶余义慈手下军队,装备精良,他们有多少铠甲?”

    道琛迟疑了一瞬间,道:“至少三万多套。”

    张柬之淡淡道:“你们百济全国的铠甲,都不到一万,扶余义慈哪来的三万多套?”

    道琛脸色陡变,张嘴欲要询问,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金燕也暗暗吃惊。

    百济内部的军事机密,她知道的也不详细,还在暗暗打探。

    眼前这位官员,是如何知晓?还是说他故意用诈?

    张柬之望着道琛,道:“你很奇怪,我怎么知道的,对吗?”

    道琛忙道:“其实本人原是出家人,受大王礼请,还俗为大王效力,对这些情况,也不太了解,刚才之言,可能不太准确。”

    张柬之并不理会他的解释,接着道:“贞观十九年,我大唐攻打高句丽,俘获军民六万多人,其中,很多都是高句丽高级将领。”

    “这些人,很多还在司农寺任官奴,我昨日去了一趟司农寺,向他们了解了百济内部情况。”

    道琛听到此处,脸色苍白。

    百济与新罗不同,高层都是扶余人,与高句丽关系极为亲密,尤其是军事方面。

    高句丽的军官,对他们内部的虚实,可谓一清二楚。

    百济严重缺铁,冶炼技术也很差,根本没有能力自行生产铁甲。

    国内的几百具铁甲,也都是高句丽援助。

    幸好百济还有一定的畜牧业,能自行制造皮甲。

    不过也不多,只有将领才能穿戴皮甲,铁甲和皮甲加起来,也才数千。

    张柬之冷冷道:“我大唐给你们的三千铠甲,虽然老旧,却有一千是铁甲,用的是先进的灌钢法炼制。”

    “此等铁甲,放眼各国,想买都买不到,你却还在这挑三拣四,贪心不足。若是百济都是阁下这种人,我定要上奏陛下,取消对你们的支持!”

    道琛脸色惨白,颤声道:“张少卿息怒,此事全是本人愚昧无知,自作主张,这才闹了笑话,与我家大王无关,还请两位恕罪。”

    语毕,长身一躬。

    张柬之道:“念在你们刚刚归附,此事可以不予追究。那三千铠甲是大唐支持你们的诚意,你们是不是也该展现出谢意。”

    道琛忙道:“大唐肯馈赠如此厚礼,鄙国本该报以重谢。然而府库中的财物,早已献给大唐,还请张少卿见谅。”

    “这样,等鄙国击败义慈,收服全国后,一定再上呈给大唐一份重礼,以做答谢。”

    张柬之道:“张某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道琛心中一咯噔,隐隐有不好的感觉。

    “您的办法是?”

    “很简单,你们允许我唐军,驻扎熊津港五年,抽取海贸商税。”

    道琛变色道:“这……”

    张柬之望着他,道:“我唐军在熊津港驻军,对贵国也有好处,倘若贵国战事不利,我们也能尽快支援。”

    道琛露出犹豫之色,朝金燕看了一眼。

    后者点头道:“正使,张少卿说的有理。”

    道琛深吸一口气,道:“此事我还需派人回禀大王,方能做决定。”

    张柬之道:“也好。”

    道琛不再多言,带着金燕告辞离开。

    戴至德试探道:“张老弟,你提出的这个条件,可是陛下的意思?”

    张柬之道:“不,还未向陛下奏报。”

    戴至德惊道:“那岂不是太莽撞了。”

    张柬之笑道:“戴寺卿不必担心,明日面见陛下时,我自有说辞,让陛下同意。”

    戴至德感慨道:“老弟之能,我已见识过了,没什么不放心,明日我和你一起面圣。”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