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找武皇后求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52章 找武皇后求官? (第1/3页)

    球是由八块牛皮缝制而成。

    球内填充着毛发,手艺精湛,仅从外观看的话,和后世的足球没什么两样,只是弹性稍差一些。

    李治带球疾行,在草地上奔驰着。

    李显两条小腿用力的迈动着,奋力追赶,每次要追上时,又被李治轻易绕了过去。

    他也不哭,又屁颠颠的去追球,玩的很是高兴。

    “父亲,不是这么玩的,鞠球不能离地,您违规了!”站在一旁的李贤手捂喇叭,大声说道。

    李治一边陪着李显玩耍,一边笑道:“这是朕自创的一种玩法,这样玩不也挺有趣吗?”

    武媚娘笑道:“妾身也觉得,陛下这样蹴鞠,更有意思些!”

    李贤瞥了她一眼,低声嘟囔:“父亲就算倒立着蹴鞠,您也会夸赞。”

    武媚娘横了他一眼:“你说什么?”

    李贤赶忙陪笑:“孩儿也觉得这样蹴,挺有意思的。”

    两名保傅抱着李令月和李旦,也在一旁望着。

    李旦将手指头放在嘴里吮着,目光呆呆跟着李治移动。

    李令月则望着李贤,伸出小手,朝他“咿咿呀呀”喊个不停。

    两个孩子都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了,不过需要大人来指引。

    李贤命保傅将李令月放低一些,伸手握住她的小手。

    “小妹,你想说什么?是不是以后想让兄长教你踢蹴鞠?”

    “呀呀!呀呀!”李令月回道。

    李贤道:“叫阿兄!”

    “阿呐!”

    “不是阿呐,是阿兄!”

    “阿耶!”

    李贤摸了摸她小脸,笑道:“小傻瓜,我不是阿耶,是阿兄!”

    就在他逗弄妹子时,李治也踢累了,停了下来。

    武媚娘拿着丝帕,过去帮他擦汗,又递上一碗凉茶,道:“陛下今日似乎很有兴致?”

    李治拉着她在一张石椅上坐下,望着远处独自踢着球的李显,道:“媚娘,各地的税收,都已经收上来了。”

    武媚娘眸光闪动,道:“去年一定丰收了吧?”

    李治道:“是啊,当时张柬之、上官仪他们去各地访查,就说今年会丰收,果然没说错。今年收成很不错,尤其是江南地区,产出增加了四成!”

    武媚娘露出讶色。

    “江南?妾身还以为今年河北的产出,会增加最多。”

    李治道:“河北的产出也增加了三成。整体而言,今年各地产出都有增加。”

    武媚娘柔声道:“这都是陛下的功劳。田制改革,让百姓有田,不被兼并。税制改革,简化纳粮。徭役改革,让他们专心务农。”

    李治道:“你说的这些,可能有些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这几年没有打仗,百姓们负担轻了。”

    河北地区,自永徽六年,苏定方打了一仗后,如今已是永徽十四年。

    接近八年的休养生息,已经让河北恢复了元气。

    江南也从永徽四年陈硕真作乱后,得到十年恢复,故而产出增加。

    与之相对,剑南道、陇右道的产出却并未增加,这是因为吐蕃之战的后遗症。

    田制、税制改革确实有用,不过时间太短,不会那么快显露出来。

    当然,只要坚持新政,用不了多久,产出便会不断增加。

    武媚娘忽然道:“陛下,妾身听说长安的米价,又下跌了。”

    李治道:“是啊,只要丰产,米价自然下跌,如今已是每斗十五文钱了。”

    武媚娘思索片刻,轻轻道:“陛下,古人云:米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若是米价再跌,未必是好事。”

    李治看了她一眼,道:“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武媚娘道:“妾身以为,应该将米价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方才于民于农皆有利。”

    李治微微一笑,握住了她的手。

    “其实户部官员已经向朕请奏了此事,朕已下旨,让户部关注米价,倘若降到十文以下,便收购粮食,存储仓库。若米价超过二十文,再开仓放粮。”

    武媚娘道:“原来陛下早有安排,是妾身多言了。”

    李治道:“皇后能考虑到这些,替朕查漏补缺,这很好。你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武媚娘眨了眨眼:“那妾身就接着说了?”

    李治笑道:“尽管说!”

    武媚娘道:“妾身琢磨着,战事固然影响民生,但有时不打上一仗,国家便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李治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怕自己过于在乎民生,导致不敢打仗,造成国家外部环境恶劣。

    到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