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李治的心病 (第2/3页)
“然而陛下的头疾还是恶化了,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甄广舟低声道:“晚辈并未想那么多。”
孙思邈道:“原因就在陛下的心态上,陛下对此疾执着过甚,将其当做洪水猛兽,人之情绪变化,对头疾影响极大,故而病情才开始恶化。”
甄广舟若有所思道:“所以这次外出治疗,主要是为了治陛下的心病?”
孙思邈点头道:“正是如此。只要让陛下觉得,他的头疾正在治疗中,而且慢慢转好,才能化解这份焦虑。”
甄广舟终于明白,为何孙思邈将此事隐藏。
这种心理治疗,最忌讳被病人知道,否则心态便不能像这般放松自然。
他沉吟片刻,又道:“陛下虽有心病,但头疾也确实存在,若是缓行治疗,对身体也更有好处,为何您要急行呢?”
孙思邈道:“不错,陛下心病为主,身病为次,缓行治疗,确实是最佳选择。然而为防止意外情况,这趟疗程,需得加快!”
甄广舟道:“什么意外?”
孙思邈郑重的道:“自然是长安发生意外。陛下是天下之主,倘若长安发生紧急之事,你说陛下还能安心疗养吗?”
甄广舟深吸一口气,道:“不错,还是您考虑的周到。”
孙思邈道:“慢慢缓行,意外发生时,陛下就会觉得,自己刚开始治疗,就被迫中断,头疾不可能治好,心中又会陷入焦虑。”
“若意外发生时,已走完大半疗程,我等再安抚几句,陛下就不会太过焦虑。治疗此病之要,在于抚慰陛下心理,身体之治疗,还在其次。”
甄广舟拱手道:“晚辈受教了。孙公良苦用心,晚辈佩服,此事绝不会告诉任何人。”
孙思邈捻须笑道:“今后还需你我同心,一起将陛下的身病和心病,都治好才是。”
两人当即一起下了山,回营帐的路上,忽听身后传来马鸣之声,转头一看,却是十几名军士,护送两辆马车过来了。
两人让到路旁。
那马车靠近时,忽然停了下来,马车内走下一名老者,朝二人拱手道:“孙神医,甄御医,刘某有礼了。”
来人正是刘仁轨,两人也都拱手回礼。
刘仁轨向两人询问,皇帝行营是否在前方,孙思邈道:“就在前方河岸边。”
刘仁轨便请两人上了马车,捎了他们一程。
来到天子营地,刘仁轨得知皇帝外出未归,便带着道琛和金燕在一间营帐内等候。
到了下午申时左右,李治才带着众人回营,他听说刘仁轨来了,便在帐内接见了他。
刘仁轨来到帐内,将自己和金燕商议的计划和李治说了。
李治听完后,点头道:“刘卿的计划很好,百济的使节已经来了吗?”
刘仁轨道:“臣已经带他们来了,金娘子也随行其中。”
李治捏了捏下巴,道:“先冷落他们几日吧,如此更加没有破绽。”
刘仁轨原本就准备劝说皇帝冷落道琛和金燕,听皇帝一瞬间便想到这一层,暗赞一声,道:“陛下圣明。”
过了三日,李治才终于召见了道琛和金燕,向两人问起百济情况。
道琛对大唐礼仪非常熟悉,行了三个稽首礼,这才抬起头,说道:“上告皇帝陛下,我家将军起兵对抗扶余义慈,百济如今已陷入内战。”
李治道:“扶余福信因何起兵?”
道琛正要开口,李治却看向金燕,道:“金娘子,你来告诉朕。”
金燕道:“回上国皇帝陛下,是因义慈偷袭大唐失败后,想将责任扣在福信将军头上,福信将军这才背叛。”
道琛见金燕老老实实说出实情,暗暗皱眉。
若是他来说,便会说福信是因反对义慈对抗大唐,遭到义慈怨恨,这才借机对付他。
李治又问:“既是你们内战,来找朕做什么?”
金燕道:“启禀皇帝陛下,福信将军希望带领百济,再次臣服大唐,将来也愿意帮助大唐对付高句丽!”
李治淡淡道:“福信现在还未消灭义慈,无法代表百济。你们是来请求朕帮忙的吧?”
金燕道:“不瞒陛下,我们确实希望获得大唐帮助。”
李治目光闪动,没有做声。
道琛暗暗心急,怪金燕不会说话,大唐皇帝又不愿听他开口。
便在这时,刘仁轨忽然道:“陛下,臣听说倭国正打算帮助义慈!”
李治冷哼一声,道:“海岛之国,也敢插手大陆之事?”
刘仁轨又道:“陛下,这位道琛外使,曾与玄奘大师讨论过佛法,而且百济带来的礼物,也非常丰厚,足见其诚意。”
李治看了道琛一眼,道:“百济外使,看在你们一片诚心,朕可以答应你们,倘若倭国出兵对付你们,我大唐可以派出援军。至于附唐之事,容后再议。”
道琛也知道想成为大唐属国,没那么容易。
见大唐答应出兵,心中喜不自胜,叩首道:“外臣叩谢皇帝陛下!”
道琛和金燕当即返回百济,将出使结果告诉了扶余福信。
福信大喜,有了大唐的出兵承诺,他便谁也不怕了,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