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尊大唐为正统 (第3/3页)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福信看了她一眼,道:“其实倒有个办法,只不过……哎……”
金燕毅然道:“王叔,只要能给母亲报仇,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尽管吩咐!”
福信眼中闪过一道亮光,道:“侄女,若是让你去唐朝,找唐朝皇帝求救,你愿不愿意?”
金燕愣道:“找唐朝?他们只怕不会帮我们吧?”
福信沉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唐朝的敌人只有高句丽,以前因为义慈那蠢货,害我们跟唐朝交恶。如今唐朝已不信任新罗,正需要在半岛有一个新的盟友,我们主动归附,未必没有机会!”
金燕迟疑道:“可仅我一人,只怕难以完成任务!”
福信道:“当然不止你一人,我会派一个使节团,带上大量贡品。你与唐朝皇帝见过面,若是由你求见,唐朝皇帝很有可能接见我们!”
金燕低头不语。
黑齿常之道:“郡主,不要犹豫了,我百济已到了存亡之时了!”
金燕深吸一口气,道:“那好吧,我尽力一试!”
福信大喜,当即带着金燕返回王宫。
他挑选出国库中最珍贵的一批宝物,又任命道琛为使节团首领,另有二十名精明伶俐的官员随行。
道琛原本是个和尚,曾去过长安,与玄奘辩论过佛法,在百济很有威信。
福信自立后,便册封他为佐平,利用他的影响力,从而获得其他贵族支持。
如今需要向大唐求援,道琛的旅唐经历也能派上用场。
道琛和金燕率领使节团和五十名护卫,在西门与福信等人分手,一路朝熊津港前行。
当天夜里,金燕潜出营帐,与内领卫接头,做下一番布置。
次日,金燕和道琛带领使节团,继续向熊津港进发,很快来到港口,坐船朝营州而去。
航行一切顺利,到了营州后,使节团沿小路绕过柳城县,直奔幽州。
然而刚临近柳城县,便被一支唐军给围住了,道琛和尚大呼自己是百济使节,唐军却根本不理,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了。
一行人被送到柳城县狱关押,过了两日,终于有人过来,带着道琛和金燕离开监狱,来到一座府宅。
道琛进府时,瞟了一眼牌匾,只见上面写着“营州都督府”几个字,心中一惊,朝金燕嘱咐道:“待会可能会见到营州都督刘仁轨,要注意言辞!”
“不得私语!”一名带路唐军喝道。
不一会,两人被带到书房,桌案后坐着一名面色黝黑的老头。
道琛拱手道:“百济使节道琛,拜见刘都督!”
刘仁轨眯着眼道:“你认识老夫?”
道琛低头道:“在这营州都督府内,如此威严不凡的老翁,想来也只有营州都督一人,故而有此一猜。”
刘仁轨朗声一笑,道:“阁下猜的很准,我正是刘仁轨,贵使名叫道琛吗?”
“正是。”
刘仁轨沉吟道:“贞观十九年,有一位百济高僧,曾与玄奘法师辩论佛法,莫非阁下就是当年那位高僧?”
道琛行了一个佛礼,道:“正是本人,道琛只是向玄奘大师请教,不敢言请教二字。”
刘仁轨站起身,拱手道:“属下鲁莽,多有得罪,还请莫怪。”
道琛忙道:“刘公言重,我百济因暴君之故,与高句丽为伍,冒犯上朝天威,此番正是为请罪而来。”
刘仁轨侧头看向金燕,道:“这位是……”
道琛道:“这位是我百济玉雅公主之女,金燕郡主,曾在长安有幸面见皇帝陛下圣容。”
刘仁轨点点头,道:“你们来使大唐,除了请罪,可还有别的要求?”
道琛拱手道:“不瞒刘公,我百济左王扶余福信,已成为新君。他希望能再次臣属大唐,改用大唐年号,尊大唐为正统。也希望皇帝陛下,能接纳我们,赐下册封节印!”
刘仁轨沉吟片刻,道:“正好老夫要去幽州面圣,就顺便带着你们,一同前往幽州。”
道琛吃惊道:“皇帝陛下在幽州吗?”
刘仁轨笑而不语。
道琛知道多言了,赶忙拱手道:“多谢刘公!”
刘仁轨淡淡道:“你不必谢我,陛下究竟愿不愿意接受你们臣服,帮你们对付倭国,老夫可不能保证。”
道琛心中一惊,对方显然知道百济的情况,只怕也上奏给了皇帝。
到时候见了皇帝,看来需得实话实说,否则反会有害。
次日一早,刘仁轨便带上二人,前往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