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6章 随行嫔妃 皇后来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16章 随行嫔妃 皇后来定! (第2/3页)

岭南就能得到发展,也带动六诏发展,让他们不再争斗。

    李治道:“打通六诏商路,你觉得需要多少年?”

    张柬之道:“西汉时期,唐蒙奉汉武帝之命,只用数年,便打通去夜郎、滇、笮的道路,后因中原混乱,此路荒废。臣以为五年以内,当能再开此商道。”

    李治感叹道:“五年吗?”

    闭目沉思了一会,问道:“你就是用此商道,让两诏主动向朝廷纳税吗?”

    张柬之道:“两诏国不识远利,仅凭此无法劝说。臣是用另一个法子,劝他们主动服软。”

    “哦,是什么?”

    “臣以朝中有大臣提议,裁撤六诏之州县,诱得他们主动纳税。”

    李治奇道:“他们不愿裁撤吗?”

    张柬之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周边小国臣属大唐,皆是图利,一来不必担心大唐攻打他们,二来也能受大唐庇佑。”

    李治点点头。

    如果他们不再是大唐属国,便要随时担心大唐打过去,自然寝食难安。

    张柬之道:“臣告诉他们,东汉时期,哀牢请求纳为汉之属国,汉朝设永昌郡统辖它。征收盐、布、毡毯、毛织品,换取汉朝庇佑。”

    “前代王朝在六诏设郡,是因有利。现今六诏盐、布不上供,珍奇贡物不入朝,戈戟等兵器不充实我朝军队,资财不献给大唐,大唐却要无私庇护你们,世上哪有此理?”

    “他们听后,心中惊慌,这才主动提出每年上贡税收,换取大唐庇护。”

    李治听了后,也不由开拓思维。

    听张柬之这么一说,大唐周边属国臣服,都各怀心思。

    他们每年上供,其实便存着用这些贡品,换取大唐庇护。

    大唐恪守礼仪,每年也都赐下回礼,有时回礼还重于赠礼。

    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让他们感激,反会暗暗揣度,觉得并非他们求着大唐,而是大唐对他们有所求。

    两诏敢在鸿胪寺闹事,就说明这点。

    李治沉声良久后,说道:“张卿,以后你就去鸿胪寺任少卿吧,南地修路之事,朕会再和户部、工部商议。”

    张柬之见自己一番言论,竟直接升了数级,心中大喜,不由感慨李义府那番言论,果有其理。

    “臣多谢陛下!”他叩首谢恩,告退离开。

    李治在龙椅上又坐着沉思了一会,这才朝寝殿返回。

    回到寝殿时,只见武媚娘正坐在屋中等候。

    通常来说,武媚娘过来找他,都是酉时之后。其他时间来找,必定是有事而来。

    李治走到武媚娘旁边坐下,问:“皇后找朕有事吗?”

    武媚娘靠过去,一边帮李治揉捏肩膀,一边说道:“陛下,这几日,后宫可有些人心浮动哦。”

    李治道:“为何?”

    武媚娘眨了眨眼,道:“还不是因陛下要出巡的缘故,她们都想跟陛下同行,想着法儿的打探消息,揣摩您的想法呢。”

    李治顿时明白武媚娘的来意。

    她其实也是想探明李治的用意,到底准备带多少嫔妃。

    后宫的事务上,李治尽量尊重武媚娘的权威,便道:“到底带哪些人,皇后来决定吧。”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陛下就会偷懒,妾身才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若是带的人不合您心意,将来反会怪我。”

    李治笑道:“只要是你挑选的,朕都合心意。”

    武媚娘笑道:“那您给妾身一个名额,不然的话,妾身可要都带上了。”

    李治思索了一会,道:“那就带四个吧,名额由你来定。”

    武媚娘起身辞礼,笑道:“那妾身这就去商定人选。”告退离开。

    李治如今的嫔妃有六人,一妃两嫔三才人。

    如果根据位份和皇帝的喜好,要定好四人很容易,只需把杨才人、郑才人留下,其余四人带上便可。

    可这样又留下一个问题。

    偌大一个后宫,仅凭两位才人,根本管理不好。

    若是等李治回到长安,后宫却变得一团糟,同样是她这个皇后的责任。

    而且她也放心不下郑才人和杨才人,两女若是趁机在后宫发展势力,将来危害不浅。

    所以一妃二嫔之中,必须留下一人。

    刘充嫒也要排除,她虽是二品宫嫔,但为人太软,毫无威信,根本管不住后宫。

    那么剩下的选择,只剩郑贵妃和徐充容。

    这两人都是聪明人,资历也深,有她们中的一个坐镇后宫,武媚娘也能够放心。

    可究竟该选哪一个呢?

    她在宫中思索半晌后,终于有了计较,朝张多海吩咐道:“请郑贵妃过来一趟。”

    不到半个时辰,郑贵妃便来到立政殿,向武皇后见了礼。

    武媚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