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秦军变法,不想被次子刨出陵寝的秦王 (第3/3页)
按秦律行事,杀人者死,指使人杀人的人更要死!
老廷尉立刻感到背后武将们的目光要把他烧化了,嘴唇蠕动着不敢应声,视线不住往为秦国太后的妹妹身上瞥。
华阳太后芈不鸣低眉敛目,心甘情愿在秦王子楚身影之下,附和道:
“事涉王上安危,该从重才是。”
朝堂武将们尽皆变了脸色。
死刑再从重,那不就是族刑?
不怕死的秦将有。
不怕全家跟着自己一起死的秦将……这是人?
妹已开口,王在逼视。
老廷尉额头淌汗,不知道自己到底造了什么孽,怎么平白无故趟进了最浑的浑水。
弯着腰,低着头,无奈地应了个“唯”字。
“文信侯。”秦王子楚声音放轻:“此案因你而起,你与廷尉一起,可好?”
吕不韦起身应声,称谢。
秦王子楚“嗯”了一声,拉起身前长子:
“没有文信侯,就没有寡人。
“没有寡人,就没有太子。
“太子可称文信侯一声仲父。”
太子政面色如常,呼吸有些急促。
背在身后的拳头捏紧,轻声唤道:
“仲父。”
一句称呼,震碎了朝堂。
储君称臣为父。
自有秦国以来,便是独揽大权的商君,不为秦君猜忌的严君,也没有过如此殊荣。
不理群臣情绪,秦王子楚按坐长子,自己正坐在草席上:
“列国来攻,谁愿为国出征?”
除了蒙骜、王陵、王龁三公,武将们个个奋勇争先,积极踊跃,恨不得下一刻就插上翅膀飞到前线。
尤其是在吕不韦受伤那晚派遣刺客的武将们,更是积极。
他们不相信王上真的会因为刺杀相邦,而把他们这些人全都处死。
但他们相信,王上一定会处死人,杀一儆百。
而他们这些伤到相邦的人,最有可能是那个一。
任朝堂嘈杂了好一会。
秦王子楚平举双手,缓缓下压。
声音顿止,像是正在播放的摇滚乐被按下了暂听键。
“蒙公可愿为寡人分忧?”秦王子楚点将。
蒙骜起身,恭敬低头,应道:
“骜之幸也。”
老将话说得四平八稳,内心却一团乱麻。
王上将薨,麃公死了,王上点他出战。
这三件事连在一起,就是两个人——太子政、公子成蟜。
四公之中,除了麃公以外,蒙骜是第二个对公子成蟜另眼相待的人。
姬夭夭当初为了救子,走动最频繁的将,就是蒙骜。
论战功,蒙骜、麃公难分高下。
但论后代,蒙骜之子蒙武在先王还在世的时候,可是隐为秦国壮年武将之首。
麃公比蒙骜强势,但蒙家高于麃家。
“好。”秦王子楚开怀大笑:“蒙公为将军,秦傒、蒙武辅之,东出函谷,壮我大秦!”
蒙武在守函谷关,不在咸阳,蒙骜为其子应下。
被点到名字的秦傒皱着眉头,知道秦王子楚将死的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弟发的什么疯。
论打仗,他秦傒在秦国哪里能排的上号?
秦傒站起身,狐疑地看了秦王子楚一眼,低头应声。
他在大多时候,都不会拒绝秦王子楚。
因为秦王子楚是他弟,他们是一家人。
秦国宗室,天生站在秦王一边。
“王上!臣亦愿随之!”一人忽然站起,声音沙哑。
其是上朝者中,唯一一个戴着面具的人——白起之孙白无瑕。
秦王子楚沉默一瞬,冷声道:
“不允!”
[她要是死了,成蟜不得把寡人从陵里刨出来……]
白无瑕不可置信地望着王上,面具后的俏脸上满是错愕。
她从秦子楚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追随了,一直被秦子楚鼓励,成为秦国第一位女将军。
原本属意她上战场的王,为什么会拒绝让她打仗啊?
两刻后,朝会散。
久未露面的秦王子楚一个露面,秦国就动了起来。
治粟内史士仓整理粮草,蒙骜去蓝田大营召集士卒,华阳不飞看着写有相邦遇刺的竹简头痛极了……
蓝田大营,蒙骜从相邦吕不韦手中,接过王上送来的虎符,脸上肌肉不自然地抽动。
这个虎符,只能够调动一万人。
“一万人……”老将攥紧虎符,看着吕不韦,沙哑道:“麃公走后,轮到我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