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两百四十二章:杀疯了 (第1/3页)
吕不韦手按在虎符上,重重压了一下。
身子贴近蒙骜,若是妙龄少女来做这个动作就极为暧昧了。
吕不韦在老将耳边,低声提点:
“仗可以在关外打,也可以在关内打。
“大王坚持不了多久了。”
蒙骜微微偏头,看着与秦王脸庞一般瘦削的秦相,眼中有些震惊。
吕不韦是王上钦点的太子仲父。
为了给吕不韦立威,王上不惜拿全体秦将开刀。
王恩如此浩荡,说是一声国士待遇绝不为过。
到头来,这位国士却在他蒙骜的耳边说——大王坚持不了多久了。
好一个大逆不道的权臣!
老将微微低头,点两下:
“骜知矣。”
蓝田大营显得很空旷,只留有三万人。
剩下那些刚跟着麃公打完仗的士卒,一小半回原籍,一大半都去了关中治水。
蒙骜领走了一万人,蓝田大营就只剩下两万人了。
两万常备军,对于韩国来说,已是够够的了。
对于秦国,不够,远远不够。
蒙骜策马领军向东行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件事。
若是三万人全部归他调动,能打过五国联军吗?
战马一个颠簸间,老将就有了答案。
打不过。
别说他,武安君再生也打不过。
三万人平天下,那是炎黄时期的事。
所以,王上给了他一万人,是真的让他去送死吗?
若是真的要杀他,在咸阳把他像麃公一样抓住枭首不就好了吗?
秦军杀良人,主将被问责,那再加一个被问责的副将有什么问题?
秦以法治国,法出自王口。
秦律怎么写,还不都是大王上下嘴唇一碰的事?
“来人!”老将勒马急停。
急切地让亲兵拿来毛笔、竹简。
老将跨坐在马上,在竹简上“嗖嗖嗖”得就写好了一篇奏章。
“八百里急报!”老将把竹简扔到刚才被叫过来的士卒身上:“不经相邦!直呈王前!”
士卒领命而去,快马如飞。
领着一万秦军继续行进,老将满是忐忑。
他不知道他猜得对不对,但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一万秦军,是不可能打过五国联军的。
若是不想送死,除了固守函谷关等秦王先死以外,其实还有很多解决办法。
最激烈的。
打开函谷关的大门,放五国联军入关。
秦国灭,他蒙骜就是最大功臣。
稍缓和的。
转投他国,和当初秦相甘茂一样。
以蒙骜战绩,哪个国家都会礼待于他。
他在列国成为上卿,有了地位,秦国就不敢动手杀他蒙家满门。
秦王刻薄寡恩是传统,老将很清楚。
但自迁都咸阳,除了秦孝文王以外,历代秦君哪里有一个庸俗之辈?
当今王上虽然病重,但正值壮年,头脑不昏,不可能会做出这等漏洞百出的事。
大军还没未到函谷关,新的王令来了:
【固守函谷。】
蒙骜嘘了口气,精神重振。
若只是固守函谷关,那一万人足矣。
老将仰头,天还是那个天,但老将却觉得天都变好了许多。
武安君白起的面貌出现在天上,只有老将能看得到。
蒙骜眯着有些昏花的老眼,喃喃说道:
“为将者,不能仅思战事,不思君事。”
这是曾几度为武安君副将的蒙骜,在武安君死后,悟出来的道理。
秦国名将,多死秦国。
函谷关。
蒙骜、蒙武,父子相见。
上阵父子兵。
城头上,父子二人注视着关前填满道路的士卒,面无惧色。
迄今为止,函谷关只被齐将匡章攻破过一次。
只要不出关,任你关外人再多,又如何?
赵国老将廉颇一连三日在函谷关下叫骂,邀战,父子二人并不理会。
三日后,五国联军在函谷关前对秦女施暴,秦女声声痛苦尖叫让函谷关城墙上的函谷守军都红了眼,下了防第一时间请战。
秦国戍防采用就近原则。
函谷守军,有一半人的家都在关外的秦土。
阵前被施暴的秦女,是他们的母嫂、妻子、姊妹……
蒙骜让儿子蒙武去安抚函谷守军,依旧下令,拒不出战。
很快,不只是函谷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