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逍遥?消摇 (第2/3页)
少年索性站到了石凳上,这下子他终于比老人高,可以俯视着老人说话了。
他俯视着老人,也是傲气十足:
“庄子在文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鹏飞九万里,斥鴳(yan四声)不理解。
“斥鴳说它猛地用力,也就能飞到树枝顶上。有时还飞不上去,只能落在地上。这样不也很好吗?何必要飞到九万里那么高一直向南呢?
“斥鴳、鹏,就是小、大的区别,斥鴳怎么会理解鹏的想法呢?
“生活在村中的人,吃饭都在家中,身上不需要带干粮。
“去百里之外的人,路上要走一日,就需要准备一日的干粮。
“而去千里之外的人,就需要准备三月之粮了。
“没有出过村的人,看到将行千里的人准备如此多干粮,不理解是应该的。
“朝菌朝生暮死,不知道一天之中有日夜之分。
“蟪(hui四声)蛄(ku一声)夏天生夏天死,不知道夏之前的春,也不知道夏之后的秋。
“相传楚国的南方有名叫做冥灵的大树。
“在它的生命中,五百年相当于人的一春、一秋。
“上古更有一棵叫做大椿(chun一声)的树。
“它活八千年,相当于人活一春,一秋。
“人之中寿命最长的人,就是活到八百岁的彭祖。
“彭祖与冥灵、大椿比寿命,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小聪明不如大智慧,寿命短者不能理解寿命长者。
“那些才智胜任一个官职、能力在一乡中优秀出众、德行能符合君王心意、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人。
“他们看待自己时很骄傲,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这其实也只是斥鴳的见识。
“在他们之上,还有宋荣子。
“世人都赞誉宋荣子,也不会让宋荣子感到鼓舞。世人都诽谤宋荣子,宋荣子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宋荣子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他的才识足以辨明,外界荣辱于自身无关,宋荣子的境界就已经很高了。
“但宋荣子之上还有没有人呢?肯定还是有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列子能御风而行,可以在天上飞十五天后才落到地面上,这已经很令人羡慕了。
“但列子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依赖风。
“没有风,列子就飞不起来,这还是有所凭借。
“真正的逍遥,不需要任何凭借。
“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就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
“至人不会刻意让人知道自己,神人不会刻意在世人面前彰显功劳,圣人不会刻意扬名世间。
“寻求超脱,寻求自由。
“无所凭借,此乃逍遥。”
一旁的呼听得恨不得拍掌叫彩。
他只知道主君善于形名之学,善于心学,还从来不知道主君对于庄子之学也了解这么深。
呼仰视着嬴成蟜。
看着日头下初显俊郎、一身傲气的少年,觉得自家主君仿若神人。
魏牟在旁看到呼的神色,竟是气笑了。
他虽然拜在公孙龙门下,但最擅长的不是形名之学,而是庄子之学。
公孙龙对待魏牟迥异于与其他弟子,是平辈论交。
两人亦师亦友,学问各有所长。
魏牟作为稷下先生,一直在稷下学宫讲庄子之学。
嬴成蟜说的这篇文章,魏牟讲过三四遍,呼也是听过的。
但凡呼当初要是稍微认真一点,此刻也不至于有这个表现。
“呼。”魏牟指着自己:“你难道没有听我讲过这篇文章吗?”
呼有些窘迫,低着头,实话实说道:
“我对庄子之学并不感兴趣。
“是因为看先生上课人少,才过去占席充个数目。
“况且……我认为主君对庄子之学的了解,比魏牟子要强一些。”
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魏牟无语问苍天,笑道:
“我还没有说,你便判我输了。
“看在你我之间这许多年的交情,我给你一个说原因的机会。”
提到原因,呼就理直气壮了。
他挺直身体,毫无愧色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