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四章: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二百零四章: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 (第1/3页)

    【具有这三种情况的人,国君不用他作臣子,而乡亲们不会跟他来往。】

    【当初假使管子长期囚禁死在牢狱而不能返回齐国,那么也不免落个行为耻辱的卑贱名声。】

    【连奴卑和他同名都感到羞耻,何况社会上的舆论呢。】

    【所以管仲不因为身在牢狱感到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感到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感到耻辱。】

    【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光辉照耀着邻国。】

    【曹沫作为鲁国的将领,多次打仗多次失败,丢掉了五百里的土地。】

    【当初假使曹沫不反复仔细地考虑,仓促计议就刎颈自杀。那么,也不免落个被擒败将的丑名了。】

    【曹沫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回来和鲁君计议。】

    【在齐桓公大会天下诸侯时。】*

    【曹沫凭借一把短剑,在坛台上逼近齐桓公心窝。】

    【其脸色不变,谈吐从容。】

    【多次战败丢掉的土地,只此一次便都收回来,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

    【使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

    【像这二位志士,都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才得以得到大的名声和功业。】

    【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功业亦不能建立,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摒弃一时的愤怒,树立终身的威名。】

    【放弃一时的愤怒,奠定世代的功业。】

    【二计选其一,都能使君的功业和三皇五帝的功业争相流传,名声和天地共存。】

    【再次请君审慎,认真思考,选择其一。】

    老将剧辛放下最后一卷竹简,重新拿起第一卷竹简。

    他循回往复,看了六遍,老泪纵横:

    “我和燕王之间已有嫌隙。

    “以燕王心性,我回到燕国的那一日,就是我全族老小都被杀的日子,第一计不成。

    “没有粮草援军支援,我为了守城吃聊城人的肉,把他们的骨头用来烧火。

    “我若是投靠齐国,除非聊城人不是齐人。

    “否则,以礼仪廉耻治国的齐国,怎么会容纳杀了这么多聊城人的我呢?第二计也不成。

    “可若是继续坚守,聊城内的粮早绝。

    “就算是齐国不以全国兵力相攻,我也支撑不了几个月了。

    “到时我的下场就和鲁仲连所书一样,身死族灭。

    “我的士卒们也会和我一样,没有一个人能生还。

    “既然如此,倒不如以我的性命保全士卒。

    “希望燕王看在我以燕国坚守聊城,看在我保全了燕兵的份上,不杀我的族人。

    “与其让他人杀死我,不如我自杀!”

    城外,大帐内。

    暂领齐国将军的鲁仲连怒不可遏,吼得帐中照明的烛火摇摇欲坠: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你出风头、挣名声的时候吗?”

    鲁仲连拉扯着嬴成蟜的胳膊来到摆放了一年的桌案之前。

    桌案上除了那副巨大舆图,还是就属八神牌位最为显眼。

    在八神的注视下,鲁仲连一拳头砸在舆图上的聊城:

    “这不是论战!这是战争!

    “这里不是稷下学宫!这里是战场!

    “聊城这座城池,一年吞了我国三万大军!

    “聊城内的百姓,存活下来的怕是廿(nian四声)不存一!(注1)

    “你这时入聊城劝降,只有两种下场。

    “一、充当军粮。

    “二、被当众斩杀祭旗,以正军心!

    “你这条命现在不只是你一个人的,还是我鲁仲连、孔家、天下千万万百姓的!”

    嬴成蟜眼神闪烁。

    他何尝不知道此行有风险呢?

    攀爬城墙坠落下的齐卒摔在地上,炸开一朵朵惨烈血花。

    肉体被践踏成泥,露出带着红丝的白骨。

    悲凉的冲锋声,绝望的惨叫声,每隔上几天就会响上一次。

    嬴成蟜不瞎也不聋,哪里会看不到、听不到呢?

    可是……做什么事,没有风险呢?

    鲁仲连那卷劝降书递出去三日了。

    聊城城头上的士卒,不再是按照严格的三个时辰一轮换。

    最少时两个时辰就换,最多时则能拖到五个时辰。

    这是围困聊城一年多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根据这个表现,少年大胆推断:

    燕国主将剧辛一定出了什么大事,以致于无法控制聊城军务,致使最简单又最重要的换防都出现了混乱。

    而这个大事,正好记在了史书中——聊城守将自杀。

    [我记得聊城守将不是剧辛……]

    [不,这并不是重点,我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剧辛不能死!]

    “剧辛不能死!”嬴成蟜态度坚定:“剧辛一死,燕国名声大落,再无能打之将。秦国治水无力东出,齐国无心交往列国。与燕国接壤的赵国、魏国,很可能会瓜分燕国!我不能眼看着此事发生!”

    此时秦国刚刚治水一年半。

    若是让赵国把燕国灭了,发展壮大个十年,战力恢复到长平之战以前,乃至更盛。

    虽然白起、王翦双战神都在,嬴成蟜面对全盛赵国也没有必胜之心。

    赵国缺君王,缺男人,缺土地,唯独不缺名将。

    历史上,赵国名将李牧在赵国国力拖后腿的情况下,依然差点打出翻盘局。

    若不是赵王昏头,遣使自斩李牧,赵国真不一定亡。

    要是赵国能给廉颇、李牧、庞煖提供充足兵力。

    秦赵交锋,鹿死谁手,天都说不好……

    燕国存在,能够极大地限制赵国发展。

    若是没有燕国,赵国现在应该把长平、邯郸,两场战役的创伤修复了。

    鲁仲连怒气不减:

    “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我写劝降书的时候你就在身边,你是看着我一笔一划写下来的。

    “我并没有劝剧辛死,我给剧辛的是两条活路!”

    嬴成蟜看着鲁仲连,不说话。

    长了一岁的少年长高两寸有余,即五厘米。

    不再像是个小孩子了,气场增强了不少。

    鲁仲连与少年对视好久,眼睛移开,松了口:

    “好吧,我承认,我没有给剧辛留生路。

    “他只要看过了竹简,就知道无论如何,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他要是个聪明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自杀谢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