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六章:治水之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五十六章:治水之难 (第1/3页)

    嬴成蟜一听师长说到楚国水域,就知道师长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吕不韦端茶杯,喝水润喉。

    少年出声接道:

    “莫说百国如林的时候,楚国现在也很大,面积比我秦国还要大。

    “楚国早在楚庄王时期就成为天下霸主,之后一直没有过太大劫难。

    “没有如晋国一样遭受三家分晋,没有如秦国一样被魏武卒打的濒临灭国,没有如齐国一样被五国共伐到仅剩两城。

    “最大一次失利就是被武安君攻占都城,但那次距离灭其国也还差得远。

    “楚国国土这么大,也没有遭遇重大打击,却一直不能恢复霸主地位。

    “其原因除了楚国国情外,疆域中水域过多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楚国境内高山层叠,阻隔水道,江河湖泊,聚相碰撞,以致水患多发,人力远不足以克之,比巴蜀水患更甚。

    “水乡泽国遂多成荒僻渔猎之地,益水之说在楚国并不适用,能够稳定聚集财富的农耕沃土极少,多聚集在江淮之地。

    “复杂的水域是楚国天然的屏障,也是限制楚国进步的沼泽。

    “弟子经过楚国时,听说春申君黄歇想要楚王给自己换一块封地。除了是给自己谋私利之外,也未尝没有治水增强国力的意思。”

    吕不韦满怀欣慰,一点就通的弟子谁都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学习好的学生?

    刚要继续往下说,想着弟子刚才说到楚国君臣的话,忽然心血来潮,有所感悟。

    他的弟子每至一地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观察君王、大臣、国情……

    这种作为,越来越像一位明君。

    越明的国君,越无情。

    方才还担心弟子太过君子的他,忽然又想弟子君子一些了……至少对他吕不韦君子一些。

    因为“郑国”和“治水”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远比弟子想象的要大,大的多。

    他脸上欣慰神情不变,说出来的话却不是最开始要说的话:

    “公子所言不错。

    “楚国现在有中兴之象,便是楚王与黄歇这对君臣配合之能。

    “我当初曾以为范雎为昭襄王集实权除四贵,提出远交近攻之国策,乃社稷之臣。

    “最后落得个辞相不做,忧惧病死的下场,是昭襄王不近人情。

    “及至为政于秦,才发现武安君因范雎谗言而死,赵国因范雎在长平之战后主张撤兵而存活,就连楚国这中兴也是因为范雎。

    “当今楚王和春申君黄歇当初本在秦国为质,能归楚都是范雎劝说昭襄王的功劳,我真的怀疑范雎实乃一间人也。

    “昭襄王不但不杀范雎,亦不夺其相位,现在看来,真是仁慈啊。”

    大谈特谈范雎到这里,吕不韦略一停顿,好像才发现自己跑偏了。

    略有些歉意地笑笑,苦恼得指着自己脑袋,道:

    “公子勿怪。

    “当上相邦后,公务繁重。

    “加之年龄日长,智力衰退,总会忍不住啰嗦几句。

    “或许,范雎当初也是为相邦日久,才昏了头。”

    嬴成蟜猛吸口气,又长出去,道:

    “师长和弟子之间,说话也需要遮遮掩掩吗?

    “只要师长不谋反,就算因为变法而触动秦国大部分贵族利益,和当初商君处境一样,我也会拼尽全力保师长性命。

    “宁可在父亲或者阿兄面前撒泼打滚,也不会为了平息众怒而推出师长,师长晚年绝对会比范雎好。”

    吕不韦牵牵嘴角,就代表笑过了,心中稍定。

    他明面上在说范雎,实际上就是在说自己。

    只要一想到要做的事,他就会感觉到脑袋上悬着一把秦剑,随时会斩下劈他成两半。

    百年前秦国陷入世家沼泽,濒临灭亡,商君变法乃出沼泽。

    百年后的今天,时移世易。

    在吕不韦看来,曾经助大秦兴盛的商君之法,成了拖陷大秦的新沼泽。

    秦国因商君变法而霸天下,而他要推行的国策,就是要变商君之法。

    商君变法遇到的阻力,是当时占据秦国高位,掌握秦国权力的一系列老世家。

    而吕不韦变法也有阻力。

    这阻力就是因为商君之法而兴,在秦国身居高位的军武势力。是当年那个叫做商君法的孱弱少年,孕养出的一批残暴的恶龙!

    商君变法成功,受五牛分尸之刑而死。

    不只是商君,历代于秦国有杰出功绩的非宗室相邦,难有好下场。

    张仪死于魏,甘茂逃至齐。

    魏冉殁于忧愤,范雎亡于惊惧,魏辙化氏黄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