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诸侯之意,列国之心 (第3/3页)
对燕国的态度就看出来了。
秦国距离燕国很远,也不接壤。
那只要不是秦国吃掉燕国,列国其实都很乐于见到燕国衰弱。
准确的说,列国除了自己的国家,希望其他国家都是越弱越好。
公子成蟜是有贤名。
但这贤名真就这么好用,能让楚王、魏王为其宣战?
诸侯一下子都是君子了?
列国一下子都讲道义了?
将渠不信。
不过是适逢其会,顺手推一把罢了,被囚禁在赵国的燕国假相想的清清楚楚。
弱燕,对列国本身就是好处,尤其是赵、魏。
秦国可不和燕国接壤。
燕国衰败,最有可能吃下燕国的就是赵、魏这两个邻居。
现在既然有能弱燕的正当理由,为什么不向燕宣战呢?有好处的啊。
既能弱燕。
还能向天下士子表明本国对待贤人的态度,招贤纳士。
至于坏处,是指帮秦国救出公子成蟜吗?
呵,一个七岁孩童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千金买马骨不是真为了马骨,而是为了随后被引来的千里马。
公子成蟜这具千里马马骨,并没有什么所谓,谁在意呢?
诸侯博取贤名,弱燕国都这么积极,就更不用说真正瓜分燕国了。
且今日秦要十万石,赵要十万石。
那来日同样向燕宣战的楚、魏两国再要十万石,怎么办呢?
信宫前殿,赵王丹迟迟没有得到将渠回应,不禁有些蹙眉。
[若非我赵国,你焉有命在?]
[不抓紧感恩戴德地回去给寡人征粮送粮,装什么死人?]
赵王丹看了一眼叔父。
平阳君赵豹得到眼色,笑呵呵地离开椅子,走到将渠面前,笑着轻唤道:
“燕相?燕相?”
燕国假相将渠面色平静,抬起头,点点头:
“平阳君。”
“燕相在想什么呢?是这二十万石的粮有些难办吗?”赵豹又凑近一些,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燕相啊,我也没法子啊。不要这么多粮,秦国就要你的命了!燕相的命,还不值二十万石粮吗?”
平阳君赵豹重提救命之恩,内心很是轻松。
这件事在他看来已经尘埃落定,将渠心里肯定是有些不痛快,但为了自己性命最终还是会妥协的。
将渠沉默着,在心中问自己:
[我将渠的命,值二十万石粮吗?]
顷刻间,他就有了答案。
[不值。]
[十万都不值。]
[五万都不值。]
这位燕国代理相邦直起腰板,未理赵豹,扭头看向坐在椅子中老神在在的吕不韦,高喊:
“秦相!渠有一问!望能解之!”
吕不韦看过来,脸色很不好看。
“我和你这害长安君的贼人没甚好说的!”
赵王丹、平阳君赵豹、廷尉周玉、相邦廉颇……朝堂上的赵国文武心中大都有了丝异动。
吕不韦都要杀你了,你还叫他秦相,态度还这么好?
将渠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笑了。
他继续热脸贴冷屁股,说话清晰有力,略带尊敬:
“渠斗胆问秦相,是否渠死,此事就能了结呢?
“秦国不会再攻打燕国,再管我燕国要十万石粮吧?
“秦相先前说秦国是仁义之邦,这话还算数吧?不会占我燕国便宜吧?”
殿上群臣多有异色,赵王丹猛的坐起要说话。
但吕不韦总被某竖子抢话,在抢话这方面历练过,答得飞快:
“我吕不韦是商人,逐利,但秦国不是。
“你把我秦国当成甚了?你当我秦国攻打燕国就是为了得利、占便宜乎?
“你错了!你看轻了我秦国!
“我王伐燕,只为救子!而我代表秦国此刻站在这里,则是为了公平二字!
“你死,燕王为乐间、长安君恢复声名,此事与秦就此了结!
“这是我吕不韦,秦国相邦做下的承诺!”
将渠哈哈大笑,极为快意:
“哈哈哈!我信秦相!我信秦国!
“人事,当以人易!我这一命哪值二十万石?
“天下岂有如此贵之人命乎?将渠死也!”
言罢,一头撞向殿中廊柱……